授證 馬祖擺暝正式登錄全國重要民俗

      【記者馮紹夫報導】馬祖擺暝獲文化部登錄為重要民俗,並正式登錄為全國21項重要民俗之一。配合元宵擺暝習俗,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於日前來到馬祖親送登錄認定證書,由縣長劉增應代表受證。

     擺暝期間,從上彩暝掛燈、排祭,再到迎神遶境,神轎與陣頭巡遊街頭巷尾,最後以送喜、食福圓滿結束,過程中的鼓板樂、扛乩、祈夢等元素充分顯現敬天酬神、社群整合、祈福求安等文化意涵,展現各庄頭社群一體性及強烈認同感,也突顯在地居民的團結凝聚力與深厚的感情。

    蕭宗煌表示,目前全臺共有21項國家級的重要民俗,「馬祖擺暝」是連江縣第一個獲此榮銜的無形文化資產。馬祖四鄉五島79座宮廟中有68座辦理「擺暝」活動,是馬祖人最隆重的傳統祭典。在北竿、南竿、東引、莒光等地所呈現的祭典文化型態,除了保留豐富完整的傳統做法,也各具特色。

    劉增應指出,馬祖擺暝與馬祖鄉親息息相關,活動期間,男女老幼、離鄉背井出外打拚的遊子,共同參與擺暝文化祭,大家一起放下工作,祈求、感恩過去一年的豐收,更為來年祈福。連江縣擺暝文化獲得國家重要民俗的殊榮,除了感謝文化部長期的協助,也要特別感謝縣內所有鄉親的共同努力,也將藉由馬祖擺暝,讓全體國人共同認識馬祖獨特的文化。

    在副議長周瑞國、議員陳玉發、北竿鄉長陳如嵐、北竿鄉代會主席吳金平、指揮官章元勳、文化部民俗審議委員林茂賢及黃文博、本屆主辦宮廟蕭王府主委周木興、下屆主辦水部尚書公府主委王世才、各宮廟代表,以及許多返鄉過節的馬祖鄉親共同於8日晚間北竿擺暝晚會上見證馬祖擺暝登錄為重要民俗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