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志工訓練營南北竿各一場急救技能

      【本報訊】增進急救技能,馬祖運動休閒觀光發展協會承辦108年連江縣運動i台灣運動種子傳遞專案推動體育運動志願服務工作,日前兩天分別在南竿鄉及北竿鄉舉辦訓練營,課程為基本救命術Basic Life Support(BLS),透過實際操作流程,熟識急救技能,進而達到自救救人目的。

     連江縣體育志工訓練營邀請台灣新視野緊急救護協會大騰救護隊總隊長賴翊哲主講,基本救命術BLS是由美國「生命之鏈」的概念發展而來,該課程技術針對內外科病患的課程內容有心肺復甦術、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教學、哈姆立克法與止血、包紮、固定、搬運等基本救護技術,不僅能於第一黃金時間施以簡易專業的救人技術,對於病人也可減低所受的傷害與增加存活的機率。

     賴翊哲表示,搶救突發性心跳停止的傷病患,一方面要趕快施行CPR(心肺復甦術),進行胸外按壓,使血液持續循環,提供身體重要器官氧氣,另一方面則需要利用電擊器進行去顫,使心臟恢復正常跳動。所以,我們可以說,CPR與AED電擊是相輔相成的救命搭檔。

     賴翊哲指出,當他人不幸噎到時,造成呼吸困難,這時若由目擊的我們及時施以急救,就有可能解除其生命危險,噎住時可運用哈姆立克法,施救者站在傷患的後面,以拳頭的大拇指側與食指側,對準傷患的肚臍與劍突指向的腹部,另一手置於拳頭上緊握,而後快速向上方擠壓,使橫隔膜突然向上壓迫肺部,使阻塞氣管的異物噴出。

     主辦單位表示,期透過訓練使學員學習急救技能,掌握緊急醫療救護的方法,當面臨他人遭受事故傷害或突發疾病,在醫療設備不足、未送醫前或醫療救護人員未到達時,給予傷患立即臨時緊急救護措施,並提供因病因傷生命垂難的人,獲得需要的生命救援,避免坐失寶貴的搶救時刻,以減少遺憾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