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馬祖擺暝活動正式審議為國家級重要民俗,這也是對地區多年推動擺暝文化祭系列活動辛勞的正面肯定。縣府文化處處長吳曉雲表示,馬祖擺暝由縣級提升為國家級,將有助於民俗文化永續傳承,未來也會納入文化部的相關推廣宣傳之列,對提高馬祖能見度很有幫助。
文化部5月3日召開第7屆民俗審議會,縣府文化處長吳曉雲與地方代表人物王俊傑、王花俤、林滿正等一起與會向委員簡報,經與會委員超過3分之2審議連江縣馬祖「擺暝」通過登錄重要民俗,文化處及地方各界多年的努力獲得國家級肯定,對馬祖傳統民俗活動更挹注永續傳承新動力。當天同時審議通過為國家級重要民俗的還有台南市南關線三大廟王醮暨遊社活動、雲林縣馬嗚山五年千歲大科活動。
文化處指出,馬祖擺暝為連江縣四鄉五島全域共有的歲時性祭典,每逢農曆正月中旬至二月初,各村境由在地居民及旅外鄉親合力自主傳承該項祭典文化,具有凝聚馬祖人向心力之意義;孩仔 、神將 、鼓板、尬乩、風燈、跳火等反映出閩東地區特有的文化傳統,極具當地特色。擺暝期間於北竿、南竿、東引、莒光等地所呈現的祭典文化型態保留了豐富的傳統做法,不論是在廟宇內外的供品擺設、 送喜、請神譜誦讀、孩仔出巡、鼓板演奏等元素,其表現形式及現今的傳承體現都完成一定的傳統模式。
地處偏鄉的低地開發環境,讓馬祖地區保有較為豐富的文化傳統風貌,每逢擺暝期間,龐大旅外鄉親返鄉參與所呈現的社群參與向心力,也顯示出本項文化資產豐厚獨特的實踐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