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引路人培訓 老兵帶領探八五高地

     【本報訊】文化處戰地引路人主題路徑走讀培訓-「迷宮裡的戰地生活-西莒八五高地探險」日前在西莒舉行,邀請曾參與八五高地建造67年退伍的李起輝先生及78-82年在西莒服役的老兵唐華志、彭銘政、范義達先生,帶領我們探究八五高地當兵的青春記憶。

    戰地引路人主題路徑走讀培訓在西莒舉行,這次特別配合西莒八五高地老兵回防活動,由退伍老兵帶領參與的學員,探訪八五高地及周邊菜浦澳、連集合場、新兵隊、田澳村及中正堂。跟隨著他們的腳步,聽著他們細說當時的點點滴滴,彷彿進入時空走廊,鄉村澡堂老闆娘吆喝著趕快出來,外面人很多;有著固定照相背景的金馬車照相館;讓阿兵哥自己寫簽帳本的隆順小吃店;還有什麼都賣的建興、華南商行;每個點、每件事都是老兵最深刻的回憶。

    走進八五高地,三層樓的建築,埋藏在人造的土堆底下,環狀分布,宛如地下迷宮般,常常讓人失去了方向。第一層為「步槍、機槍射口」,第二層為「各業務士、政戰士寢室」,第三層為「迫擊砲陣地、射口、軍士官兵寢室、戰備水及禁閉室」,其頂端設有「觀測站」,旁有縱橫連結的壕溝。透過高地視角,觀測海面,以控制菜浦澳口的登陸狀況,八五高地的功能為二線的防禦角色。

    走讀結束,中午在電影院中正堂用餐,下午由老兵與學員交流對談,老兵們敘述當時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純手工打造的水庫及八五高地、寶琴姊索吻的故事…等,每位學員聽得很精彩也覺得不可思議。一天行程下來,學員們說,相同的空間不同的時間,交疊不同的人與故事,在當時艱困的環境下,成就了同島一命的情感,而這些便成為老兵一生中難忘的印記。西莒很美,故事很多,也等著大家一起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