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縣府產發處委託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及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臨海研究站進行東莒花蛤生態調查,15日晚間7時於東莒老人活動中心舉辦成果說明會,並邀請海生所講座教授邵廣昭主講海洋資源的永續利用,現場將免費提供飲料與茶點供與會者享用,歡迎有興趣鄉親踴躍參加。
海生所助理教授邵奕達與中研院細生所助研究員曾庸哲帶領著研究團隊,今年5月至9月於東莒福正沙灘、犀牛嶼潮間帶及南竿芙蓉澳、牛角海灘進行密集的二枚貝種類及數量調查,主要調查對象為馬祖居民熟知的花蛤(學名:Gomphina ae-quilatera),其殼呈卵圓約略三角形,表面平滑並有許多不規則且美麗的花紋。此外,另有其他外型相似的二枚貝也被俗稱為花蛤,例如同樣為簾蛤科的歧紋簾蛤(Gafrarium divaricatum)、菲律賓簾蛤(Ruditapes philippinarum)及小眼花簾蛤(Ruditapes variegata)等。
除了調查花蛤在福正沙灘各區域數量分布外,同時也分析花蛤分布區酸鹼度、溫度和沙質粒徑分布,藉此了解花蛤熱區的特徵,而犀牛嶼潮間帶二枚貝種類則與福正沙灘有極大差異,種類大多為歧紋簾蛤與小眼花簾蛤。此外,在南竿牛角海灘則幾乎沒有二枚貝分布,而芙蓉澳二枚貝種類也與東莒有極大的差異,在說明會上將介紹更詳細的研究成果。
邵廣昭曾任中研院動物所所長及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是台灣魚類分類學之巨擘,現今致力於推廣海洋保育,撰寫台灣海鮮選擇指南,將在成果說明會進行專題演講,其精彩性與豐富性令人期待,推薦有興趣的人千萬不要錯過這個難得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