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度全國社區民俗育樂活動觀摩會馬祖也不缺席,北竿塘岐社協社區表演「風之燈」舞碼,成功宣傳馬祖特色。「風之燈」舞碼展現出馬祖喜燈娘祈求喜神賜予添丁,迎送喜燈,運用舞蹈動作與身韻來詮釋馬祖喜婆娘,送喜燈過程溫馨逗趣,更增添喜慶節日歡樂滿堂彩之氣氛........。
【本報訊】106年度全國社區民俗育樂活動觀摩會在桃園舉辦,廣邀全國22縣市44支隊伍參加。馬祖地區今年推派北竿鄉塘岐社區發展協會社區媽媽組隊參加,經劉美珍老師指導地方特色舞碼「風之燈」,成功宣傳馬祖特色,讓在場者印象深刻。
睽違4年,桃園市再度主辦全國社區民俗育樂活動106年度全國社區民俗育樂活動觀摩會12日上午8時30分在桃園市平鎮區新勢公園的陽光大草皮上舉辦,22縣市隊伍於四方舞台上比拚較勁。表演節目包括南北管、地方戲曲、八音、原住民民歌、說唱藝術、相聲、雙簧、北方大鼓、宋江陣、車鼓陣、牛犁陣、八卦陣、踩高蹺、舞龍、舞獅、鬥牛陣、布馬陣、民俗特技等,以文會友、以武論道,展現各地民俗文化特色。
連江縣由北竿塘岐社區發展協會社區媽媽組隊參加,先由劉美珍老師教導「風之燈」,地區方言燈與丁同音,在傳統習俗中,結婚時會懸掛風燈,新婚首年回娘家拜年,岳家會贈送一對風燈,皆為寓意早日添丁、人丁興旺。在馬祖民間流傳元宵紅紅燈,送來添男丁之歌謠,風燈上常書有百子千孫的吉祥話,也稱為百子千孫燈。
此舞展現出馬祖喜燈娘祈求喜神賜予添丁,迎送喜燈,運用舞蹈動作與身韻來詮釋馬祖喜婆娘,送喜燈過程溫馨逗趣,更增添喜慶節日歡樂滿堂彩之氣氛。社區媽媽們經過近三週密集的訓練之後,觀摩會當天穿著紅綠相襯的傳統喜娘服飾,搭配復古瀏海與長辮,整齊劃一的舞蹈動作,加上劉美珍韻律感十足的開場帶動,贏得滿場喝采。
衛福局指出,在推動社區發展工作的過程中,居民的社區意識凝聚至為關鍵,社區民俗技藝團隊的成立正是一股助力,不僅能強化居民間情感,更促成社區共同體;希望明年可以推派出更多的代表隊伍參與此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