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爽脆可口,大坵島梅花鹿有新食物,產發處今年春天在島上試種的狼尾草已經長成,草田附近經常有鹿隻前往啃食牧草,看來這種草料梅花鹿很愛。
狼尾草是牧草的一種,成熟時高度180公分左右,節間短、葉片多、直立叢生,屬於矮生型,葉光滑無毛,不結實,有青割後再生迅速的特性;葉/莖比高、嗜口性佳、粗蛋白質高(10%以上)、中、酸洗纖維較低、乾物質消化率高(60%以上),植株老化慢,適應性廣,抗倒伏抗病蟲,不用噴施任何農藥。在台灣地區每公頃年鮮草產量約180-200公噸。
由於原物料與進口乾草價格愈高,台灣農業單位開始研究利用國產芻料為降低生產成本與提高競爭力策略之一,目前針對狼尾草已研發台畜一號、二號、三號等新品種,其中以三號品質以及營養成本最高。
產發處指出,早期在南竿畜養的梅花鹿就是餵食狼尾草,今年在大坵島上試種一小塊面積,未來考慮在北竿或大坵島上擴大栽種,做為補充梅花鹿食物的重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