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莒燈塔「營造司」 韓得善孫子蒞馬參訪

 [本報訊]東莒島燈塔建於清同治11年(1872年)間,由英總稅務司赫德(Robert Hart)主導,營造司韓得善(Cavid M.Henderson)設計,由英國「伯明罕張氏兄弟燈塔工程建設公司」承造。營造司韓得善的孫子今天抵達東莒島,夫婦兩人在大坪村村長鄭智新陪同下,前往燈塔參訪。

 韓得善.英國人.為中國聘用燈塔技術人員首任總工程師,共29年,中國大部分沿海燈塔都出自他的規劃與建造,總計監造的燈塔共34座,改良10座,所以稱其為中國燈塔史上第一功臣,他的孫子遠從英國來看他祖父的作品,並合影留念。

 依據莒光鄉公所說明,東莒島燈塔又名東犬燈塔,創建於清同治11年,於民國77年被內政部評定為台閩地區第二級古蹟,現已列為國家古蹟。

 在結構上,東莒塔身為花崗岩石材,牆厚99公分,座身向上微縮。燈塔的高度約19.5公尺,登上內部的螺旋狀樓梯,就會與塔頂的鏡機相遇。過去內部的燈器採用二燈蕊多孔油燈,後來改為白熱石油氣燈,為英國伯明罕強斯兄弟燈塔公司的製品,這家公司同時也負責燈塔的建造。燈器發出2萬9千燭光的光力,再經過蚌型玻璃透鏡折射後,光程可遠達16.7浬(約31公里)。

 雖然東莒島燈塔每夜依舊閃耀著一長兩短的燈號,但在GPS衛星定位系統發達,輪船都裝有先進雷達的今天,燈塔不再背負實際的引航功能。儘管如此,這座燈塔卻已成為東莒地標,也是遊客白天前往欣賞古蹟、拍攝風景,夜間在此賞月與觀星,令人留流忘返的最佳景點。

 東莒島燈塔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在連接燈塔與辦公室的草地上,築有一道長達30公尺的白色矮牆,一般遊客都不明白這道白色矮牆的功能,據燈塔守塔員表示,由於燈塔所在位置的地勢較高、風力強勁,這道防風牆可以讓工作人員在強風吹襲時,低身快速通過,工作人員手上的煤油燈才不會被吹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