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廣在地文化學習與歷史體驗,金門縣文化局配合文化部「校外文化體驗」計畫,近日安排湖埔國小五年級與開瑄國小三年級師生前往金門重要文化與歷史據點,開啟了「藝術饗宴‧莒光再現」的新路線校外教學之旅。該活動由專業導覽人員帶領,融合了傳統建築之美、傀儡戲表演、藝術創作課程以及戰役史蹟的沉浸式體驗,讓學生在趣味與探索中,感受金門獨有的文化與歷史魅力。
行程首站來到金門地標「莒光樓」,在專業隨車解說員的帶領下,同學們得以近距離欣賞這座始建於西元1952年的三層傳統城樓建築。莒光樓因頌揚在金門歷次戰役中英勇官兵的事蹟而興建,其以中國傳統建築手法結合現代基座,散發獨特的建築之美。館內每層展區皆有不同主題,從昔日的金門英雄館到莒光象徵的故事,深度闡述金門在戰時年代的背景與精神意義。藉由實地走訪與豐富的圖文展示,學生們對於金門如何因地理位置及歷史事件而凝聚起來的堅韌性格,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接著,同學們觀賞由蔡遠進大師帶來的傀儡戲示範演出。大師透過靈活傳神的操偶技巧,讓小小戲偶展現出栩栩如生的肢體動作,深深吸引了台下的孩子們。隨後的互動教學環節,學生們親手嘗試操作戲偶,進一步理解傀儡戲所需的專注力、藝術性與技巧性。這樣的文化洗禮,不僅拓展了孩子們的藝術視野,也在體驗中感受傳統表演藝術的獨特魅力。
為了讓學生們進一步接觸藝術創作,此次特別規劃了馬賽克拼貼杯墊與流體熊兩項課程。開瑄國小三年級師生在馬賽克拼貼課程中,運用色彩繽紛的馬賽克碎片,依照各自的想法與美感拼湊成獨一無二的杯墊作品,不僅增添了創作樂趣,同時能培養對於形狀、色彩搭配的敏銳度。湖埔國小五年級師生則選擇流體熊課程,在顏料流動與色彩交融的過程中,用藝術的方式釋放想像力。兩項課程均兼具創意與實用性,學生們沉浸其中,深刻感受創作帶來的療癒與成就感。
下午行程轉入金門重要的戰地史蹟│古寧頭戰史館。該館自金防部移交金門國家公園管理後,於民國90年重新開館,以13幅大型油畫完整記錄古寧頭戰役的經過。學生們透過一幅幅作品,串聯起當年戰況的發展脈絡,並對金門在戰役中的角色有更深入的了解。
古寧頭戰史館113年新設立的沉浸式劇場「印象金戰‧1949」,更是此次參訪的一大亮點。這是第一個以戰役為主題的多媒體展演,將戰役油畫透過互動科技轉化為生動的體驗。學生走進劇場彷彿進入「時光盒子」,瞬間回到民國38年(1949)古寧頭戰場,親身感受當時的緊張氣氛與炮火交織的激烈戰鬥。藉由影像、聲光與情境的結合,歷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文字,而成為能觸摸與感知的真實記憶。
行程最後,師生們從坑道前往古寧頭三營區,沿途可一覽古寧頭海岸的戰場遺跡,包括壯觀的反登陸樁,見證過去金門作為前線時的防禦佈局。由於過去佈滿地雷,如今兩岸情勢趨向和平,金門各地雷區在金門防衛指揮部排雷大隊的努力下已全面清除。現場豎立的排雷紀念碑,象徵著地雷角色的退場,也提醒學生們正視歷史的苦難與和平的可貴,在領略戰地文化的同時,更應珍惜當下得來不易的和平生活。
文化局表示,此次活動承蒙文化部「走出校園」計畫的支持,讓湖埔國小與開瑄國小師生能透過深度的文化體驗認識在地歷史,並將所學所感帶回校園。同時也感謝開瑄國小、湖埔國小與所有指導師長的大力參與與配合,期待未來能有更多類似的文化探索機會,持續豐富孩子們的學習與成長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