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針對環島南路(林兜至料羅圓環)主題意象的打造,縣府參議翁自保昨邀集行政處、建設處、觀光處、金湖鎮公所、林務所及承商就相關整合工作展開協調會,對本案極為重視的縣長陳福海也到場關心,他說,金門基本上就是個海上公園,對於道路主題意象的營造,希望能引用在地元素多做點行銷包裝,而對於一些具戰地史蹟意義建物的活化,他也希望能「修舊如舊」,同時透過相關資源的整合,把最好的意象展現出來。
「找對的人,做對的事,謀定而後動,就是要把事做好」,陳福海表示,他一直很相信專業,也始終認為專家的意見足供行政團隊學習,團隊成員每天都要吸收新的想法,一旦找到可栽培的人,不分職位高低,大家一起看問題,透過一次又一次的修正,這樣的施政一定能贏得鄉親的肯定。
陳福海也強調,他的核心團隊施政一定要有創意,融入更多在地元素,延伸對這塊土地的情感,透過生命故事的型塑,一定能產生價值並提升團隊的施政效率,而且只要相信專業,就不會犯了絕對權利和絕對傲慢的迷思。
承辦本項工程的業者指出,環島南路為地區主要商港料羅碼頭及年度體壇盛事料羅海泳場地對外串聯重要道路,為改善道路景觀,營造多元化的優質環境,計畫擬將周邊環境重新整理注入具有故事意義的視覺景觀,呈現出地方特色。
這項工程由林務所於今年4月辦理公開招標,委請專業廠商設計符合「戰地文化」、「閩南風情」或其他在地特色元素之主題意象,配合景觀造園,期能打造綠色新亮點。
因考量公私有地問題及腹地大小,本案將主題裝置布局在環島南路三個區塊和圓環邊位置,規劃構想則考慮將原有莫蘭蒂風災造成之風倒木作為主要創作素材,製作各式人物、設施造型等裝置,除資源再利用外,更增添了再現新契機的意涵,同時也展現出永垂不朽的金門精神傳遞。
至於布置內容主要包括在環島南路、柏村路凸顯出該區位過往的「軍事記憶」,如所週知,料羅地區是過去軍事運補及海線巡防的重要據點,而八二據點更是充滿著謎樣色彩的海龍蛙兵所在地,點點滴滴訴說著當初軍旅生活的辛酸血淚,所以將環島南路、柏村路段以軍事元素做妝點,希望能營造出具有意義的故事場景。
而現有圓環周邊蒲葵茂盛,對於碉堡有一定程度的封蔽,相關施作手法為局部調整蒲葵位置讓部分碉堡顯現,期能以不同的方向和風貌重新展現碉堡的變化性。對此,陳福海表示,在修舊如舊這個前提下,融入燈雕的概念,他也希望能形塑出碉堡的生命故事。
另有關金港路港口意象、環島東路村落方向及三多路生態形象的主題布置,金港路部分將以浪濤及燈塔示意著往金港路的方向,其中也將結合殘木製作海浪造型之施政牆,象徵金門的遠大願景如同領航員般帶領著我們向前邁進。
環島東路則是前往西村、西埔、下湖等村落的主要道路,藉此利用古厝量體錯落的語彙來象徵各村落的豐富多元性,同時引導民眾溫馨的回家方向。而三多路是前往太湖、榕園的方向,也是金門觀光的重要節點,以樹木及波浪等元素來裝飾,適足以凸顯金門海上公園的景象並延伸出濃厚的在地風情。
此外,規劃置於環島南路口的願景牆,將沿用海洋的意象,也將結合高低起伏的原木,上方則搭配殘木戴勝及風動風車,以趣味討喜的方式來象徵仙洲首僕帶領著我們乘風破浪,迎風前行。至於施政牆則考慮結合原有轉角軍事記憶意象,以及初發嫩葉的生命樹背景主題,象徵以堅定不怕困難的金門精神,帶領著我們重新出發再次茁壯。
出席會議的金湖鎮長蔡西湖說,環南道路這項意象工程,是道路綠植栽美化的升級版,感佩縣府和施作單位規劃的用心,他謹提醒路口或轉角大型看板裝置一定要注意視線安全問題,避免危及道安,也請儘量在公有地設置,以免造成爭議。
參議翁自保表示,本案希望能結合現地地景作整體的思考,而燈塔他也希望勿用台灣概念施作,融入在地元素處理可能會更好,另他也希望能把金門傳統聚落的態樣在看板上展示,至於有關殘木人偶用公仔的概念來製作,他也認為會更俏皮和生動,每一節點也可考慮預留供遊客拍照空間。
會中,針對植栽維管、料羅圓環內緣相關規劃及及願景牆、施政牆與標語牆之形式、數量、設置位置與規格尺寸等議題,也分別聽取縣長辦公室主任陳金文、參議葉媚媚、行政處長陳金增、建設處長李斌、觀光處副處長王登緯等人的建議,透過與會各造的集思廣益,陳福海說,謀定而後動,要做就要做最好的,找對的人,做對的事,只要有益於民生福祉的事,就請大家放手大膽的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