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美感再造計畫~城中獲教育部補助

        【本報訊】金城國中獲選教育部校園美感再造補助計畫,各領域專家蒞校進行基地現勘。
營造優質學習環境一直是縣長陳福海重要的施政主軸,尤其打造一個友善的美麗校園,讓地區學子樂於學習,相信一定可以為金門未來的發展培育更多優秀的人才。本次金城國中獲得113年度「教育部補助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計畫」肯定,在68間學校、5階段層層評審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獲得兩百萬的經費補助。
     本年度金城國中以「浯江輝映 鱟浦城藝」為主題進行計畫提案,計畫主題將美感的教育發想融入校門口浯江溪的海洋資源,希望承載金門人共同回憶的母親河及孕育紅樹林及海洋生物的生態重鎮,可以化身為美感元素的載體,將這份海洋精神與美感教育交互作用,由點而面產生一圈圈美學的漣漪。後浦小鎮蘊含著豐富的文化資源,學校也積極思考如何將文化的底蘊巧妙地呈現在建築改造的元素之中,讓小鎮悠久的文化歷史可以轉化成美感元素,透過校園再造呈現,成為學校和城鎮的重要指標。

金城國中獲選教育部校園美感再造補助,各領域專家進行基地現勘。(城中提供)
      「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計畫」是教育部自105年度起,開始在全國推動的美感計畫,此計畫透過校園美感再造的理念,除了解決校園硬體損壞的問題,也希望藉由美學的引入,讓空間與設施的建構,可以帶有美感教育的指標,使校園成為師生們美感浸潤的空間,創造對美的感受與發現。
    值得一提的是,計畫的美感呈現並非只是美感元素的堆積或是跟隨流行的符碼複製,申請學校必須透過自身環境的檢視,找出學校的地緣優勢或是文化特色,並由師生們共同思索專屬於學校的藝術樣態能如何呈現,更也必須透過自身與環境互動的檢視,來讓美的光線透出學校,進入社區。因此,申請的學校需透過計畫的提案「書面初審」、並在「複審」、「簡報審查」、「基地現勘」、「增能輔導工作坊」等層層的評審中,展現出學校改造的美感特色與獨特性。
       本次基地勘查的活動由臺中教育大學副教授顏名宏計畫主持人,率領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李怡賡副教授、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兼任副教授林盛宏、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孫華翔副執行長、中原大學建築系謝統勝副教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莊世滋副教授、國立金門大學建築系袁興言副教授等專家,特別蒞臨金城國中進行美感基地的勘查與執行的輔導建議,金城國中則由謝志偉校長率領行政團隊及李俊凱建築師、張婉如設計師共同進行會勘,並針對校園整體的環境進行系統性的盤整,也進一步在各校改造的分享案例中,提供學校尋找美學巧思的方向。
       謝志偉校長表示,學校團隊很積極也很用心的在規劃每一個促發好改變的可能,非常感謝教育部給予城中肯定,並能有這麼多的專家齊聚城中給予學校專業的指導與建議,更在經費挹注上給予大力的補助,讓城中的建築能有機會做一個美學層次提升的改造。本次計畫預定要改造的美學基地是在校門口的牆面與二樓的學習空間,希望透過空間的改造與美感元素的導入,以及建築與周圍景色的互動,並搭配校訂課程的議題引導及美感藝文的實踐,期待讓師生們未來進到這個空間時,能感受到與環境的互動,並能發出對美的讚嘆。本次的計畫除了使校門口的主題意象可以更具體地呈現學校發展的特色外,也讓校門大樓的教室成為美感促成與舞動的夢想起源,值得大家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