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金門縣文化局為推廣閱讀,辦理「四季走讀~走春、戀夏、賞秋、藏冬」系列活動,今年首場走春選定夏墅、建功嶼辦理,將於3月9日登場。報名時間:3月5日(星期二)早上九點開放報名,每梯次各限額120人,歡迎有興趣的鄉親踴躍報名參加。
本次活動採用網路報名,恕不受理現場及傳真報名,對象限幼稚園(含)以上民眾報名參加,學童需有家長陪伴,每人限報名一梯,不得重複報名,一次只能報名2位。上午場網路報名網址:https://reurl.cc/37yjzX,下午場報名網址:https://reurl.cc/80YWK4 。電話報名專線:082-323169轉174。
「四季走讀」系列活動-走春:夏墅、建功嶼,共計兩梯次,第一梯於3月9日上午、第二梯3月9日下午分別舉行,第一梯次活動時間為上午08:00至12:00,錄取人員請於8:10前於文化局大門口辦理報到,08:20準時搭乘遊覽車出發;第二梯次為13:00至17:00,錄取人員請於13:10於文化局大門口辦理報到,13:20準時搭乘遊覽車出發(敬請準時,逾時不候)。
夏墅原名「下滋」或「下濕」,原意是「位在低窪處潮濕的地帶」,因此地西、南兩面是高地,東、北兩面是後浦港灣內,村前原是整片潮間帶,從賢厝及延平郡王祠兩處高地下望,確是整片低濕地帶,故得名「下滋」。1967年修的《金門縣志》記為「下市」,這一年又改其名為「夏墅」,原本低窪的濕地,如今變成夏日的別墅。下滋是一個集吳、汪、周、李、陳、蔡、林、孫……等多姓雜居,只有居民約百人左右的小型聚落。
夏墅早年是一個以修造木船為業的小聚落,當時海平面水位比現在高,船隻尚可抵達夏墅村前。在後浦港可通舟楫的時期,夏墅是舟船泊靠之所,1960年代尚有漁船在此整修的情形,當時村外水邊,小舟併舷停靠,隨著附近軍事駐地、城區周邊街道和住宅區的不斷發展,浯江溪床逐漸升高,後浦港淤塞,莒光湖前浯江溪口的潮間帶已向外伸出數百公尺之遠。近年來由於泥沙淤積,附近地形地勢改變,周邊的陸地已經高出海平面許多。
建功嶼位於夏墅海岸延平郡王祠前約二百米距離的礁嶼,軍方稱為W038據點。為一步兵加強排的編制,原屬金西師管轄,國軍實施精實案後改由金西旅接管。原本只有幾塊礁石相連浮出海面上,漲潮時浮出海面不足五公尺高,退潮時是整片灘塗地,有泥灘小路可通。由於位處後浦臨海之扼守浯江溪口,猶如一珠砥流,故舊稱珠嶼;又因形似鰲魚凌波,也稱為鰲嶼;復以其抵擋浯江及外海之風浪,故又有「董嶼安流」(擋之閩南音與董同)的美稱,早期的「金門八景」中,「董嶼安流」即其中之一。在日本侵佔金門期間,曾經將董嶼作為痲瘋病患隔離之處所,故民間又稱之為「痲瘋礁」,1960年奉內政部核准改名「建功嶼」。
本次活動將邀請黃振良、陳炳容、陳成基等在地知名文史工作者,並由3位講師分別各帶一小隊沿途講解,走春路線規劃為:(一)延平郡王祠:祠前觀景台看金廈、延平郡王祠、明石井鄭氏祖墳、鎮國將軍墓,(二)夏墅聚落:關帝廟、聚落行腳、二落帶左護龍建築、夏墅風獅爺,(三)海濱步道看浯江溪口與建功嶼:浯江溪口衛哨台、夏墅海灘、海岸栗喉蜂虎、建功嶼周邊環境,機會難得,歡迎民眾踴躍報名。活動中並提供圖書巡迴車及借書證辦證服務,歡迎大家多多使用,活動詳情請上金門縣公共圖書館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