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嶼公共事務協會訪縣府~提多項建言

        【本報訊】金門烈嶼公共事務協會藉由返金參加一年一度烈嶼鄉芋頭節活動之際,至縣府拜會及展開感恩活動。在與縣府秘書長謝世傑、社會處長陳世保座談中,烈嶼協會關注大橋是否收費問題,以及土地、醫療、台金海上交通的各項議題,會長洪朱生建議讓烈嶼成為全國唯一的「無碳示範島」,使觀光有特色,居民生活會更好。
       烈嶼協會一行三十餘人,在會長洪朱生帶領下到縣府拜會,談家鄉事與關心金門發展及建設,謝世傑致歡迎詞表示,金門像一棵大樹,亦需穩固的發展,且根要紮實;不管在地的或外地的各同鄉會、協會、民間團體,都未忘記金門的根,並支撐金門這棵大樹,讓金門可永續發展,根扎得好,金門的發展就會很好。
      謝世傑指出,金門人出外發展,從來沒有忘記金門這塊土地,尤以各同鄉會更不會忘記金門情,希望金門這棵大樹有大家的支撐,未來的發展越來越好。同時,他也代表縣長陳福海歡迎烈嶼公共事務協會組團返鄉,並至金門各處走走,對金門近年的經建發展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洪朱生表示,金門是僑鄉,不管旅東南亞或台灣的金門人,他們的心永遠在金門,金門也是我們永遠的根。同時,他說金門早年從軍的很多,造就很多將軍;況且金門文化底蘊深厚,有著眾多文人和博士,可說金門是文武兼備、人才濟濟的島嶼。
       洪朱生指出,以往小金門到大金門都搭交通船,金門大橋在去年10月底通車,是一輩子想都想不到的重大建設工程。在通橋當天大半夜裡,他特地到大金門的超商喝一杯咖啡再回小金。現在,大橋通車後,大小金往來方便,就醫更便利,如果未來可能通電,金門的觀光前景更好。
洪朱生表示,每個人對金門這塊土地的用心及感情,是無可質疑的,對於金門的政策都會去關心,感謝金門縣政府對於旅外鄉親的照顧,以及對各同鄉會及團體的扶持,也感謝縣府熱忱的接待,非常的感謝。

圖為烈嶼公共事務協會在縣府大樓前合影。(楊水詠攝)
       在座談中,烈嶼公共事務協會關注大橋是否收費,以及土地、醫療後送、台金交通船的各項議題外,洪朱生表示在台灣各縣市鄉鎮都有特色,烈嶼鄉是否可以成為全國唯一的「無碳示範島」;同時,他指出在大橋兩側未設置公共廁所及大橋車道問題,縣府是否有研議對策。
       謝世傑說明表示,烈嶼低碳島是未來必需做的方向,有一直跟中央反映爭取,希望讓烈嶼早日成為「無碳島」,對於觀光就相對很有特色,對居民生活會更好;至於大橋兩側公共廁所,縣長在縣務會議有要求觀光處、工務處做好規劃,等設計好後即會發包施作改善問題。
有關台金交通船議題,謝世傑表示目前年節包船機制還在,今年中秋節原規劃有包船,但後經評估航空可完全輸運,秋節包船才未啟動,並強調鄉親若有需求,縣府一定會花這筆錢,以提供鄉親返鄉過節的服務。
        另,洪朱生建議向中央爭取往返台金的「金門輪」,除可改善台金交通,對於金門的觀光可多一個選項,謝世傑也請社會處列入會議紀錄,有必要和有機會可與國發會討論。
        至於有關醫療緊急後送及爭取救難大隊進駐金門,陳世保說明金門縣政府要做的是「有效保障病人的權益」,目前24小時有1架醫療專機待命,隨時可將需緊急病患後送救治醫療,保障鄉親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陳世保指出,金門有時會有被一些人低評,有時是我們自己高估,而且有時政府的政策都對,但不一定都適用,也是政府要細心做檢討的地方。同時,他說大家回來對金門抱著很大願景,我們也希望這個願景能夠實現,是明日的新加坡或是香港,燦爛輝煌,需靠大家,並帶給縣府更好方針與政策,讓金門走出去。
       烈嶼公共事務協會成立至今30年,以愛鄉愛國、團結和諧、服務會員及砥礪上進為宗旨,曾多次發起樂捐救助急難鄉親、捐款社會機構之義舉,並提供旅台烈嶼鄉親一個交流服務平台,以及組團返鄉以行動支持家鄉。社會處表示,縣府團隊將持續推動縣政建設工作,讓鄉親感受到家鄉的改變,且共同攜手為金門未來永續發展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