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養生建議以國際和平經貿區發展金門

  【本報訊】金門縣議會昨日進行第八屆第一次定期會縣政總質詢,縣議員李養生針對金門國際和平經貿區、金門產業發展、學校人員配置、計畫道路等問題,進行質詢及建議。他認為,金門要以國際和平經貿區的願景來發展,再來就是吸引財團前來金門進行產業投資,金門人口將會回流,年輕人也能有更多的工作機會。基於以上這兩大願景,縣府責無旁貸。

  對於金門國際和平經貿區的議題,秘書長謝世傑表示,金門確實缺少人口紅利,但金門在地理位置上擁有優勢,未來如能把握這樣的優勢,相信就能創造金門更好的未來。

  李養生表示,金門是全台灣唯一經歷過戰爭的縣市,最了解戰爭的可怕,也最期待和平的日子,議會已有17位議員簽署「金門國際和平經貿區」成立同意書,期待縣府能成立委員會運作,讓人民擁有安身立命的地方,金門要團結,縣府與議會要合作,為人民爭取永久的和平,少點政治,多點經濟,讓金門成為「好賺吃」的所在。

  李養生也提到,如要成立委員會,建議將金門大學和平研究中心主任,以及邱垂正等在地學者,納入委員會成員,再結合議會、縣府、企業界、台灣中央、中國大陸等單位,才有辦法實現和平經貿區的成立。同時建議縣府以「為天地為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目標,金門的未來,要自己主導。

  李養生也提到,之前曾提過金城地區做地下街的計畫,雖這項工程十分浩大,但「我們站得高,就要看得遠」,一旦地下街做成了,金城市區就有機會進行都更,商家也有地方可繼續做生意,年輕人也有更多的工作機會,停車問題也能解決,更能促進金門經濟的發展,建議縣府可以參考看看。

  而金門能與國際接軌的產業,李養生點出以下七項:跨境電商、大健康產業、營建開發產業、觀光旅遊、傳統產業、水產養殖產業、有機農牧產業等,如想要有財團進駐金門投資,金門必須創造公民企業,像是縣府可有計畫地建立一個跨境電商平台,讓金門在地商品都能有專業的人員幫助行銷,而金門人如有接受過專業的訓練,就能在企業中扮演重要角色,進而獲得工作機會。

  接下來李養生也關心學校內部人員配置問題,以國小一校12班為例,教師人數應有24人,行政人員可設三處五組共八個人,國小部與國中部又有不同規定,李養生提醒教育處,學校內部人員配置該多少人,就要有多少人,千萬別影響到學生的教育權,如有學校反映人數不足,應該適時調整。
最後李養生議員關心「30米寬的計畫道路」,全金門目前有五條,從計畫開始到迄今將近30年,有句話說「要想富,先造路」,隨著時間的推進,造路成本只會增加,執行難度也會提升。

  他提醒工務處,應重新檢視整個計畫,如果是不需要的道路,就要檢討修正,如果對金門人來說是必須的,就要抓緊時間做,盡快解決塞車問題,如有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提出討論。工務處長黃儒新表示,會再全盤檢視計畫道路的時程,以最有效率的方法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