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談到金門的福利,除了長輩之外,讓鄉親們很有感的,莫過於親子托育這部份了!在金寧鄉學區內,三所學校設有2歲幼幼班,招收滿2歲的孩子,分別為金寧中小學、古寧國小、湖埔國小,學習環境專為幼童所打造,讓爸媽能安心送托,孩子也能提前踏入團體生活,增進更多技能。
古寧國小與生態結合,從每個細節都能看見用心
座落於雙鯉湖旁的古寧國小,金寧鄉第一所2歲幼幼班就在這,成立約有3年時間,幼兒園獨立成棟,根據不同年齡的孩子,設計不同的設備及活動空間,黃芸芸校長說道,古寧頭的自然生態,是孩子們最好的教材來源,也是學校想傳達給孩子的環境概念,在幼兒園的建築物上能看到水獺、鱟等圖樣,就連班級的名稱,像是喜鵲、白鷺、鸕鶿等,皆是以金門在地特有的物種特別命名,很具特色。
走進古寧國小幼兒園,看著小朋友們開心與校長打招呼,完全不陌生,可知黃校長對於幼兒園的用心;踏進2歲幼幼班「燕子班」,當下剛好是孩子的自由活動時間,教室內一塵不染並設計成一個個學習區,有扮演區,孩子可以練習泡奶、煮飯,貼近生活日常;有積木區,孩子能學習用積木堆成各種形狀,還有語文區,孩子能挑上一本有興趣的繪本,坐著看書。幼兒園主任莊彩燕表示,當孩子進入這些學習區,不用擔心不會玩,每操作一樣教具,老師都會介紹、引導,並會附上一張示範圖卡,讓孩子自由選擇操作,同時幼兒園內的老師,皆參與專業發展輔導,所設計的課程有助於孩子發展出更多的能力,刺激大腦,促進手腦並用。
莊彩燕主任補充說,「因為有黃芸芸校長的用心,全力支持著老師,每個細節都首要想到孩子的需求,打造以幼兒學習為主的優質環境,像是運用教室前後的空間,種植花草、打造藝術廊道,抑或是一片玻璃窗戶,也能是孩子自由創作的畫板、塗鴉揮灑的空間,讓全校孩子們遵循學校願景:健康、自主、關懷、美力四大面向前進,爸媽們可以很放心,將孩子送來這裡學習和成長。」
負責古寧國小2歲幼幼班的2位教師都是具有教師證的合格教師,並且擁有2至3年幼幼班的實務教學經驗,熟悉2歲幼兒現階段的能力與需求,是孩子學習之路啟蒙的關鍵人物,時時傾聽孩子的想法,啟發無限創思。「把每個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在教育」,是古寧附幼教師團隊對教育的堅持,無私的照顧與教導,共同陪伴孩子幼年的成長。
金寧中小學幼幼班,讓孩子將學校視為第二個家
於110學年設立的金寧中小學幼幼班,連續兩年皆達滿招,金寧中小學校長宋文法表示,本校最大特色在於,校內含跨國中、國小及幼兒園,孩子從2歲開始,長達13年時間在同個環境下學習,在熟悉的場域成長,可大幅提升孩子對於環境的適應力,爸媽們也不用擔心孩子的學習狀況。
幼兒園主任陳韻婷表示,隨著大環境的轉變,幼兒園老師們也在思考,如何讓幼兒園課程轉型得更好,除了主題式教學外,另外還會結合各個學習區,孩子看似是在玩玩具,但無形中他們其實訓練到很多能力,包含邏輯、空間概念、精細動作等。陳韻婷主任提到,2歲的孩子,多以生活自理能力為主要引導目標,也因為大多孩子是第一次脫離家庭來到學校進入團體生活,從自我發展出生活性、自理性、社會性等能力,老師們會依據孩子的年紀、個性等特質,設計出適齡、適性且適才的主題課程與學習環境,同時善用偌大的校園,引導孩子觀察自然生態,實際種養蔬菜水果,讓孩子從中獲得成就感。
陳韻婷主任表示,我們希望老師就像孩子在學校的媽媽,在幼幼班引導孩子培養各種生活自理能力,重視衛生習慣,期望孩子從小培養起良好的習慣,學會照顧自己,「許多孩子的尿布,都是在老師們的協助下成功戒掉呢!」
宋文法校長提到,因準公共化幼兒園的補助提升,相對影響公幼招生情形,但也因校內老師受過幼兒園專業發展輔導課程,透過教授的引導,讓幼幼班課程更加精緻化,讓原本有品質的教學,提升為更好品質的教學,一直以來深受家長喜愛,獲得家長高度讚揚,故目前仍維持一定的招生人數。
2歲幼幼班的成立,的確減輕不少爸媽們的壓力,也讓孩子面對未來更長遠的學校生活,提前做好準備,但也因這階段的孩子,自我意識較強,需要老師們更多的關注,生活能力各方面也要更多的協助,在目前1:8師生比的情況下,老師們實際帶領下來,的確顯得有些吃力,期待未來能降低師生比,以理想的1:6的狀態下,讓每位幼生都能得到更完善的照顧,藉此再提高各校的招生率!
湖埔2歲幼幼班 規畫「全學習區」以學生為主
湖埔國小校長蔡玉羡表示,該校於107年陳縣長核定興建,這幾年來在教學團隊的努力下由原本40幾位幼生增加至115人,深受地區家長的肯定。完整的幼兒教學空間,除了班級教室、大活動室、彈性運用的協同教室還有戶外遊戲場。招生上,大、中、小班各招收1.5班,111年開始招收2歲幼幼班,課程上規畫「全學習區」著重以學生為主,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發想-創作-動手實作,尊重學生個別差異及個人化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