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厝社區小旅行~走讀瓦厝街歷史風華

       【本報訊】何厝社區致力番薯社區特色產業發展,今年夏天並推出何厝社區小旅行,總計12場吸引415人次參與。日前加碼推出一場次,吸引多位高中老師與會,在走讀中認識「瓦厝」街的歷史風華,體驗傳統汲水設施,參觀文物館,並動手製作地瓜圓,感受不一樣的社區小旅行。何厝社區表示,歡迎鄉親或遊客到何厝旅行,有意參與之鄉親可私訊「何厝社區發展協會」臉書粉專。
       何厝社區隸屬於金沙鎮何斗里,民宅因順地勢呈西南、西北或東北朝向池沼區,由於隨地勢呈波狀起伏,宛如傳統建築之瓦,故自古民眾又以「瓦」厝稱之。又因古時候官道進入村莊的第一戶人家姓何,故一般也常寫作「何厝」。
       何厝社區藉由各項計畫延續性之推動,著手盤整社區傳統灌溉設施(如轆轤及吊烏),社區居民也在七星農場蔬菜區及番薯示範栽種作物,並重現傳統石輪。以自產自製之地瓜,運用社區人力,帶領社區志工研製番薯(地瓜)餅,製作地瓜簽及以石輪輾製安脯等傳統農村古早味,並且申請辦理食農教育,邀請退休老師劉溪丁指導農作栽培管理及食物料理運用,推出多項產品。而今年並第4度參與文化局社區營造於夏天推出「薯與你的何厝小旅行」,由居民帶領訪客走進何厝認識社區豐富的歷史人文。

何厝社區致力番薯社區特色產業發展,並推出何厝社區小旅行,圖為昨日社區小旅行活動情形。(何厝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何厝社區發展協會表示,何厝社區致力番薯社區特色產業發展,透過勞動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盤整社區資源優化環境,並重現番薯石輪坊,番薯故事館,帶領民眾重新找回社區的傳統及舊時瓦厝街熱鬧之景象。加上各方案導入之資源,把社區特產地瓜,投入自產伴手禮(地瓜餅)之研製,復古傳統農村輾安脯及吊烏、轆轤等汲水設施,凸顯於常民生活之關聯,並結合觀光體驗規劃社區導覽地圖,藉由社區小旅行遊程,讓民眾走進何厝、認識何厝。
       日前加碼辦理的社區小旅行,吸引多位高中老師參與,在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王■菊導覽解說下,走進何厝一探老街舊景,認識寺廟宗祠古厝歷史,水尾宮、風獅爺之故事,也前往參觀金門第七屆文化獎得主陳為仕的文物館及欣賞他的表演,最後在番薯故事館進行地瓜圓體驗,品嚐風味餐並帶回社區伴手禮作為紀念。
       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王■菊說,「薯於你的社區小旅行」共計12場次已告一段落,但目前社區小旅行仍持續推動中,鄉親或遊客如有興趣可以私訊何厝社區發展協會臉書粉專,或電洽0919373838。另外,農村生活節即將於12月4日登場,何厝社區此次將推出地瓜酒香腸、番薯餅、安簽、地瓜圓等,屆時歡迎鄉親到場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