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西戲院走過絢爛 靜待他日風華再現

      【本報訊】位於頂堡的金西戲院,相信是許多在地金門人的生活回憶之一。當年實施戰地政務軍管時期,看電影是軍民主要的休閒娛樂,建於1960年的金西戲院,曾是金西部隊大批官兵看電影的場所,戲院旁的介壽台,則是藝人勞軍表演的舞台。如今戲院大門深鎖,讓人不敢相信這裡曾有官兵聚集的盛況。
       昔日的金西戲院,時常看到官兵及民眾大排長龍買票看電影,就像是台北的信義區,尤其到了假日人潮滿滿、相當熱鬧,因此帶動了電影院周圍的商圈,大大小小的勞軍團體,都會來到金西戲院旁的介壽台載歌載舞,許多知名的藝人都曾來此表演過,廣場上千名官兵沉浸在勞軍的歡樂氣氛中,在60、70年代掀起一股娛樂風潮。

金西戲院如今大門深鎖,讓人無法想像當年軍民同樂的熱鬧場景。(高凡淳攝)
       在當時的戰地時期,金門其實擁有16間戲院,主要目的在於提供軍民的休閒娛樂。金城鎮有金門戲院、金城戲院、金聲戲院、育樂中心等4間;金寧鄉有金西戲院、藍天戲院兩間;金沙鎮有金東戲院、金沙戲院;金湖鎮更高達7間之多,分別是武威戲院、海光戲院、南雄戲院、山外戲院、擎天廳、山外中正堂、僑聲戲院等,而烈嶼鄉則只有一間國光戲院。80年代之後,隨著電視的普及化,以及駐軍收編等原因,這些戲院一間間吹起熄燈號,繁華的場景只能成為回憶。
       前幾年,為了電影的勞軍劇情所需,金西戲院短暫呈現了當年軍民同樂的場景。如今再次經過,卻發現金西電影院的建築物已殘破,大門深鎖,一旁的介壽台堆滿雜物,周圍僅有零星商店還在營業,戲院前的廣場也建起公寓大樓,當年的景象已不復見。
地方人士一直都有將金西戲院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想法,金寧鄉公所也曾計畫將該處公有土地進行再活化利用,無奈因土地產權種種問題,始終未能如願完成,離完善規劃的終點,想必還有一條長久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