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劇坊~崑曲、黃梅戲分享金門鄉親

        【本報訊】中華文化中有許多精采的戲劇,聽戲、看戲是許多人了解中國經典故事的娛樂方式,京劇〈四郎探母〉、〈捉放曹〉、〈穆桂英掛帥〉、〈鎖麟囊〉,崑曲〈牡丹亭〉、〈玉簪記〉,黃梅戲更有很多人熟悉的戲,如〈梁山伯與祝英台〉、〈江山美人〉等。「傳承戲曲藝術劇坊」10日帶著崑曲《遊園驚夢》、黃梅戲《樓臺會》、黃梅戲《江山美人》在文化局和金門的鄉親們見面,讓喜愛聽戲的民眾一飽耳福。

崑曲遊園驚夢,女主杜麗娘夢中與書生柳夢梅於牡丹亭中相會。(詹宗翰攝)

        傳承戲曲藝術劇坊是由票友自組劇團,一直以來致力於戲曲之蒐集、推廣,以達薪火相傳綿延不盡的文化精神傳遞。秉持對戲曲發自內心的熱愛和傳承的使命感,希望普羅大眾都能欣賞到傳統戲曲精彩絢麗、豐富多元的風貌,深切領會戲曲的意境和魅力。將他們對戲曲的熱忱與金門的鄉親分享。
        傳承戲曲藝術劇坊9日下午到金門高中辦理「傳統表演藝術推廣講座」,為同學們揭開戲曲容妝的神秘面紗,讓師生體會傳統戲曲容妝之奧秘。「傳統表演藝術推廣講座」,劇坊示範崑曲唱腔,揭開戲曲容妝的神秘面紗。劇坊表示,戲曲容妝可根據不同演員的臉型特點,利用旦行的「貼片子」技法,施行面部「整容術」;現場示範從梳妝髮飾和頭面點綴妝扮,將技法、風格、形貌之差異性進行對照,揭開戲曲容妝的神秘面紗。日前則是帶著膾炙人口的劇目,以「戲曲百花春」在文化局與金門鄉親相見。
       在崑曲《遊園驚夢》裡,演員以身段搭配唱功,展現故事中女主「傷春」的情感,似綿延不絕。黃梅戲《樓臺會》取自許多人熟悉的「梁山伯與祝英台」其中的一段,自電影首播迄今,全劇許多歌詞仍令觀眾朗朗上口。而黃梅戲《江山美人》則跳脫出傳統的表演方式,以〈十八姑娘一朵花〉等現代歌曲呈現出少女懷春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