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地文史、實地參訪、資訊融入,垵湖分校校本特色課程(社團活動)在地閱讀,從認識校史及校園出發,再走入學校鄰居后湖村落,透過實地走訪、文史閱讀探討金門村名,並規劃攝影以及簡報等展現成果。為了讓學生學習專業影像編輯以及節目錄製,以利最後將成果匯製作影片展現成果。八位高年級學生,日前在指導老師薛奕鳳帶領下前往銘傳大學金門分部參觀,並由銘傳大學徐銀磯老師帶領新聞系二年級學生,從課堂講解到實機操作,並進錄音室錄音以及虛擬攝影棚節目製成學習等,讓垵湖師生大開眼界。
在地閱讀課程是垵湖學校本位課程的一環,指導教師薛奕鳳表示,透過課程希望能帶領學生閱讀在地文史,從自己的學校及學校所在地開始出發,加上文本與實地參訪加深理解,最後,運用資訊科技融會貫通所獲得的資訊。此次在銘傳金門分部協助下,能夠參觀銘傳廣電系電視廣播中心,主要目的在引領垵湖學生拓展影像處理的見識與能力。
面對高級的機器設備,有別於平日手機攝繪或錄音的方式,學子難免害羞,因為是很難得的機會,又十分想嘗試。學子參觀虛擬攝影棚,站在綠幕前,在銘傳學生帶領下,練習運用電腦等機器連線,製作影片,有別於在學校自製影片有許多動畫及合成效果,也讓學子感到好奇又新鮮。
銘傳大學金門校區「數位媒體實驗室」於銘傳大學62周年暨金門校區成立7周年時剪綵啟用,內容包括VR虛擬實境、MR混合實境、VR360環景拍攝與iArtist科技,並透過網路連結金銘廣播電台和網路電視台等,可成為網路影音大平台,成為一個擁有VR整合研究中心的校級資源,並可以橫向連結各校區的實驗室或製成線上學習課程。
對於垵湖師生到訪金銘之聲以及虛擬攝影棚,銘傳大學秘書長暨金門分部主任樊中原表示,銘傳在金門當地肩負起教育的重責大任,大學的專業設備與課程,讓國小學生來體驗,可以幫助小朋友開拓視野與增加新知,及早確認自己的志趣與努力的方向,意義非凡。再且,新媒體傳播是近年主要潮流,四年前銘傳大學即啟動網路電視台,使銘傳躍身智慧校園後,也同時在金門校區打造「數位媒體實驗中心」,增進在金門校區的專業技能與就業力。
樊中原也進一步說,金門數位媒體中心設置領先業界的I-Aritice虛擬直播場景軟體,金門數位媒體實驗室可結合網路電視台,展現數位行動學習影音新聞和環場實境等多元創新內容。該軟體可運用合成技術以3D動畫做架構,大幅降低道具與背景的成本及製作時間。
此外,銘傳大學實習電台「金銘之聲」FM88.3,開播後好評不斷,到訪的學生也親自體驗一日主播,同時錄製播報廣播新聞與擔任電視主播,也藉以讓大學專業課程與國小課程進行融合,有助於實現媒體訓練向下扎根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