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青年與縣長有約 座談活動良性交流

       【本報訊】金門縣各界昨天慶祝一○八年青年節暨表揚優秀青年活動,金門縣青年節系列慶祝活動籌備委員會委員並辦理「與縣長有約」座談活動,藉由與縣長楊鎮浯面對面的機會,青年代表提出相關文化、交通及體育等建議。縣長楊鎮浯也針對教育、升學、就業、創業、交通等不同面向,透過意見交換讓青年朋友了解對公共事務及青年政策的看法,增進良性互動。

       這場慶祝青年節「與縣長有約」座談會昨天假金門縣政府第一會議室舉行,讓青年朋友體驗到縣府平常開會及討論重大議題的場所氛圍,也表示對於青年座談的重視。救國團金門縣團委會主任委員洪麗萍表示,在擔任縣議員和議長任內,她十分重視青年區塊,尤以青年是國家棟樑,希望青年勿自我設限,並期望青年朋友愛護家鄉、愛護這塊土地,把正能量帶到社會,做更多公益,使社會更和諧幸福。

       金門救國團團友會會長陳聰泉表示,救國團是年青人的平台,未來的社會也是屬於青年的,並對社會的付出和看到社會美好的未來,期帶動更多青年來到救國團青年平台,讓社會更加幸福和諧。

       縣府教育處長羅德水表示,金門的希望在青年身上,現在的政府是開放的政府,並強調資訊揭露,讓公共及青年有知的權益,也知道政府在忙什麼?而且,政府的決策也會充分的公共對話,由下而上,理性的就事論事看待金門的公共議題。
       羅德水指出,金門是一個有人情味的地方,開放的政府也不容易做,即使政府有心揭露資訊、公共對話,促成金門地區更進步,少了青年朋友一定做不成,他鼓勵大家踴躍發聲,當做一個公民自己試試看,扮演應有的公民角色,參與公共政策及對政府的意見,就事論事,關心金門及一起努力,讓金門更民主、更開放,讓金門更進步、家鄉更美好!
       縣長楊鎮浯表示,他上任之後朝開放的政府邁進,透過不同聲音與社會接軌,打造一個開放、多元、公開、透明及在重大議題都能跟社會對話的政府,就需要青年人和努力的地方。
      楊鎮浯亦不諱言指出,金門人喜歡說「我是金門人,不是台灣人」,或許它是屬於金門內部的意象、圖騰及符號的表現。但是,金門也面臨一個危機,台灣四十歲以下的年輕人與金門的連接度很低,對於金門長期發展不是好事,他鼓勵大家不要自外於台灣,讓台灣青年來金門走走,進而認識金門!
       針對校外會建議協助寒暑假台灣青年來金參與活動的海運問題,楊鎮浯表示,金門除了空中交通之外,政府有在考慮打造海上第二通道,解決霧季和其他面向的金門交通問題,也是政府長期努力的目標。至於短期的海上運輸交通需求問題,他認為可比照年節交通包船的方式來處理,使台灣青年順利到金門參與各項活動。
       另有關金門高中英文教學計畫補助、就學津貼及交通券補助,傳聞有可能被取消及停止?教育處長羅德水分別提出澄清說明,籲不能道聽塗說,以訛傳訛,讓假消息誤導視聽,造成對政府的不信賴感。
       另,羅德水亦對小校整併辦法作出說明,他說依法就要公佈,是國教法授權地方訂定的,不公佈就會被教育部裁罰扣金門縣政府教育補助款,也是廿二縣市少數未公佈的,金門不能變成最後一名。同時,他指出依小校整併辦法,要整併一個小校是難上加難,基本上可說是小校保護辦法,希望大家能夠理解,絕不會為剩錢去砍學校,強調絕不可做這個事。
       楊鎮浯也表示,現在外界都在傳他當縣長什麼都要省,他說他是縣長不是「省長」,不該做的就該停掉;金門縣不窮,也從來沒有說過金門窮,只說金門必需重振財政紀律、改變習慣,省掉不必要的開銷,接任縣長帳上現金一百四十幾億,扣掉未來二、三年地方編入預算的,總共有十七案近六十億,還剩八十幾億。去年財政短絀十七億,今年開始要增加二十億左右支出,包括55歲年金、社福加碼及編制外人力增加在內,是砍不掉的。
       楊鎮浯說,他跟縣府同仁開玩笑說,他有可能成為第一個財政由負轉正的縣長,聽取來很光榮嗎?一點也不,他的責任是一個案一個案去盤整,該停的就停,不是先編預算才找需求,為做而做。至於軟體類的效益是什麼?他說沒有要停,也沒有不給,但要去思考它的效益及相對的付出,習慣把縣府的錢當錢用及建立審視的制度。
       教育界常說「窮不能窮教育,苦不能苦孩子」,縣長楊鎮浯認為這是資源分配的問題,並試圖改變這種狀況,是資源給予不在是資源分配。同時,他說大家有興趣的砍了什麼又什麼?關注什麼不做了?上任三個月,耗費太多時間在處理這一區塊,最重要的是把基礎打好比較重要,不會去否定之前的執政者,每一階段有不同的思考和考量,只管現在狀況如何來處理往前走。
       最後,縣長楊鎮浯期許在場的社會優秀青年,成為和平的締造者、文化交流的推動者、新科技與商機的創造者及中華文化的領航者,盼望大專、中等學校優秀青年能更積極進取、推展社團活動、熱心公益、推展社會服務工作、研究學術,成為學有專精、創新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