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浯島鄉藝文之士拜會書藝家陳能梨

        【本報訊】九九重陽節,文訊雜誌主辦的2018文藝雅集,在台北市徐州路2號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庭園會館201廳舉行,老、中、青作家齊聚,金門藝文之士李福井、李台山、牧羊女、黃克全、王學敏、王先正、盧翠芳、翁翁、楊樹凊、吳鈞堯、蔡能寶、陳妙玲,以及金門文化局代表何桂泉、楊肅民、吳玉雲等人特別組團襄盛,會後,一行人再散步到台北中正紀念堂同鄉畫家陳能梨新彩墨個展現場,向浯鄉才女陳能梨的創作成就致敬,也共度文學與藝術的鄉情下午茶。

 

       九九重陽文藝雅集,邁入第三十年,訴求「菁彩三十·風華相會」,由小說家朱國珍主持,文訊特別出版《菁彩三十‧風華相會》特刊誌盛,並收錄牧羊女、王先正、王學敏等人的文章。台灣文壇老、中、青三代作家及出版、媒體人,包括向明、管管、魯蛟、隱地、張曉風、余玉照、陸達誠、楊青矗、古蒙仁、夏婉雲、林央敏、莊華堂、王榮文、封德屏、葉樹姍、陶幼春、履彊、楊宗翰等共三百餘人赴會。

     

   一年一度,由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策畫、《文訊雜誌》承辦,金門文化局、《金門文藝》及金門旅外藝文學會等藝文團體參與協辦的「2018九九重陽文藝雅集」,17日上午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庭園餐廳舉行,出現一支來自渡海而來的金門作家隊伍,《金門文藝》社長牧羊女(楊筑君)及編輯群盧翠芳、蔡能寶、陳妙玲,中華金門筆會會長黃克全、王學敏伉儷,金門寫作協會理事長王先正,作家楊樹清、吳鈞堯及金門文化局圖書資訊科科長何桂泉偕楊肅民、吳玉雲等組團赴會並致贈兩箱金門高粱酒,向資深作家致敬,與台灣文壇展開交流對話。會後,赴約藝文雅集的金門作家再到台北中正紀念堂參觀陳能梨的新彩墨個展並向其文學、藝術成就致敬。
       出生於金門陳坑的陳能梨自國中時代就開始寫小說並半工半讀,豐富的靈感、流暢的文筆創作思想,為她日後創作的作品,產生極大質量的影響,是屬新生代富有潛力的畫家。19歲時除了寫作,在1975年考進官窯的金門陶瓷廠從事彩繪工作後,更加深她的塗鴉夢。一方面與義父李曼石函授學習嶺南派花鳥,1977年渡海來台,再與黃磊生老師習花鳥,與胡念祖老師習山水,1981年婚後即全心專職於繪畫創作,先後求教於張進勇師,吳長鵬師,後入學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系,已個展20餘次,得過省展國展入選,南瀛美展優選,台陽美展銅牌獎等等,其以文學涵養的底蘊,來詮釋眼中所見心中所想,其敏銳美學觀感自是比一般人得心應手,而浸淫傳統水墨打下的厚實基礎,也使其創作別具巧心。
      1990年始,致力以現代彩墨來詮釋自然萬象,2009年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已呈現極為獨特的個人風格。此次在中正紀念堂三樓四展廳的《潑洒一方天地(二)》個展,以開放的表現方式,結合水干、壓克力彩、墨彩、油畫框等複合媒材,以多樣性技法,融合潑墨撞彩、拓墨流彩等來表現冰原寒川、玉柱霜雪留白空間的靈動之美為傳統繪畫表現開啟另一嶄新風貌的決心,也為傳統筆墨拓展更寬廣的意象空間,建構個人彩墨新境的新彩墨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