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嶼古蹟日 古式婚禮場景再現

      【本報訊】古蹟日以別開生面的古式婚禮,讓參與的民眾感受到喜慶的氛圍。(文化局提供)嗩吶嗚嗚的吹著,新郎執著馬鞭走在花轎的前頭,長長的迎娶隊伍經過了村裡的小橋,新娘在眾人的簇擁下走進夫家。今年在烈嶼舉行的古蹟日,以一齣齣的戲劇演出先民在這塊土地上的生活樣貌,可謂別開生面,也令參與古蹟日活動的民眾記憶深刻。

 

      古蹟日定於每年九月的第三週的六、日,今年在瓊林及烈嶼各舉辦二場的活動。此次在烈嶼的活動以戲劇的方式演出,古式婚禮的迎娶隊列、構思畫作的林天助……,對於今年這樣的活動呈現方式,參與的民眾興致高昂的紛紛拿起手機紀錄。在老師的導覽解說之外,像是親眼目睹了幾十年前的歷史場景。
       日前「文化小劇場~烈嶼古情古景」是由吳水澤校長、林清渠老師、林馬騰老師等在烈嶼鄉包括上庫、前埔、西方和上林等處進行實景解說,並輔以行動小劇場,增加研習活動多元性與活潑度。活動在吳秀才厝、林信屏洋樓、保障宮、林天來洋樓等處,在三位老師的導覽解說下,帶領民眾認識烈嶼這塊土地的過往故事。
      而林天助的兒子也在活動中為前埔保障宮壁畫修復工程捐款三十萬元,希望起到拋磚引玉之效。對於過去生活痕跡的遺留,人們在上世紀開始注意到保存、傳承這些歷史古蹟,目前台灣響應古蹟日活動已進入第十八個年頭,也希望過往的歷史不僅僅只存在於前代人的記憶中,更能相承地存續在世世代代的情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