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項兩岸磁學與磁性技術研討會九日起在金門登場,縣籍俊彥的台灣磁性技術協會理事長唐敏注於昨先行回到金門後,他即到金門縣政府拜訪副縣長吳成典,倆人相見歡!唐敏注也是軟磁材料/感應元件、傳感器、測試和系統集成/應用的翹楚,發表論文一百三十餘篇,申請專利五十項,參與撰寫陶瓷、電力冶金、磁學技術手冊,更獲得了經濟部優秀項目獎、工研院個人和團體獎、MCL發明獎、iF設計獎等多個獎項,殊是金門之光!
「二○一八台灣磁性技術協會年會暨第三十屆磁學與磁性技術研討會及二○一八兩岸磁學與磁性技術研討會」活動,係由台灣磁性技術協會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台灣自旋科技研究中心/國立台灣大學/國立金門大學/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等共同主辦,將於明(九)日起至十一日三天,假國立金門大學登場,邀台、美、日及大陸等地學者,齊聚金門島發表磁性材料之最新研究成果。
自小在金門生長,讀完高中之後,唐敏注負笈台灣取得私立中原大學化學碩士及國立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博士學位,現任職工研院材化所電子材料組副組長,並任亞洲磁性協會聯盟(AUMS)副主席。自一九八七年加入工業技術研究院,他現職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電子材料及元件研究組副組長,主要經歷有工研院材料所研究員、工研院材料所副研究員、台灣磁性技術協會第八至第十一屆理事、台灣磁性技術協會第十一屆副理事長,可說學經歷豐富且有成。
台灣磁性技術協會年會暨磁學與磁性技術研討會及兩岸磁學與磁性技術研討會議,原本大多在台灣各大學召開,此次回到金門召開,唐敏注表示,希望藉以期突顯金門在國際及學術地位之能見度外,金門自古以來文風鼎盛,讓來到金門的學者看到金門文風風氣,另一方面本地青年看到國際學術會議,他們的眼界就會不一樣,而且金門早期就到南洋打拚發展,就有國際觀和眼界。所以,他希望國際會議能回到金門召開,有著它的意義。
唐敏注回來金門也注意到青年人,他想給金門青年人的建議很簡單,找出可以做的地方,堅持到底去做;中研院院士甫選出,每一位院士做研究都做二、三十年,一件事一直做下去、就會做得很好,在各行業做得很好的,都是在他那一行業做得很久,沒有放棄、才有成就。所以,他告訴青年朋友要找到方向,且可多方去看,找到方向和興趣之後,一定要面對挑戰、堅持到底,也一定能夠做出一些事情就成功了。
青年政策也是縣府施政區塊之一,讓金門年輕人可以返鄉創業就業、有發展的機會。唐敏注表示,引進青創的例子,學生和年輕人說我來做做看。他鼓勵說,年輕就是本錢,可以失敗;二十歲的時候失敗一次,沒有關係,廿五歲再來一次,再去衝,說不定三十歲就成功了。同時,唐敏注指出,青創、新創也好,陳縣長是有遠見的!而且,這個世界多元化,以前覺得讀書才會成功,現在都不是,什麼都有,多元化,打球也可以有很好的成功。他也提醒青年讀大學不是求一個學歷,而是要懂得自我學習,是一個方式。
此次會議主題涵蓋學術與產業技術範疇,包括磁記錄、軟/硬磁材料、自旋電子學、薄膜及奈米材料、感測器、馬達等,將藉此引進國際之最新的知識及技術,激勵兩岸的磁性研究及產業的發展,特別邀請到中研院院士/美國UCLA大學王康隆教授、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錢嘉陵教授、IEEE優秀講師/豐橋技術大學Mitsuteru Inoue教授、日本Toshiba公司H.Yoda博士、日本AIST Akio Fukushima教授、美國Avalanche Technology總經理懷一鳴博士、國立台灣大學張慶瑞教授、IEEE優秀講師/加拿大Manitoba大學胡燦明教授、美國TDK Headway Technologies李元仁博士、中科院韓秀峰教授、李潤偉教授、以及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周少雄教授等當今磁性界國際知名學者,另並匯聚兩岸大學與重要研究機構之專家學者一起分享最新之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