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金門各界公祭明監國魯王401週年冥誕祭典,由縣長陳福海擔任主祭官,縣府暨所屬機關單位主管陪祭,陳福海依循古禮依序在魯王靈前上香、獻花、獻爵、獻饌、獻果、獻金帛等禮儀,並率縣府各局處主管進行三鞠躬禮,追思明代末年在金門從事抗清復國大業、最後長眠島上的「番薯王」,場面莊嚴隆重,祭典在奏樂聲中禮成。
魯王朱以海,為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第11世孫,生於明朝萬曆戊午年5月15日。明代末年之際,自清軍攻破山東之後,他繼承了魯王的爵位,並在首都淪陷之後,以「監國」的身分,成為反清復明勢力中的精神領袖之一;直到永曆皇帝在粵西即位之後,才辭去「監國」身分。
與鄭成功退居金門的魯王朱以海,因明末清初時勢所趨而有監國之名,所謂「監國」係指國家未有新君任職正位,而由近親代理國事之意,魯王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後代裔孫,曾於大陸東南沿海福建、浙江等地,與鄭成功致力反清復明大業,後輾轉流落至金門,並在明永曆16年病逝金門,享年45歲。
目前位於小徑的魯王墓是在民國48年新建,並在52年辦理安葬典禮,至今每年農曆5月15日魯王生日,金門縣都會在魯王墓舉辦祭典,追思感懷魯王復國之心、未成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