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延續與金城國中姊妹校情誼,廈門市科技中學總務主任楊榮旋日昨率25位師生到金城國中進行為期三天的交流與體驗活動,讓兩岸教師與學子間增進彼此的認識,達到相互交流共同成長的願景。
廈門市科技中學今年是第二度到訪金城國中,透過交流活動讓科技中學師生對金門當地的特色文化、生態環境有更深刻的認識與體驗,第一天上午前往水頭聚落,參訪保存完整的閩南聚落,及洋樓建築群,包括了金門最具代表性的洋樓-得月樓、金水國小、黃氏酉堂等建築。
下午參與金城國中設計的「浯江溪地貌自然踏查」課程,由城中退休教師黃靜柯進行解說,漫步在河口泥灘地及周圍的紅樹林,感受潮間帶豐富的生機,並認識周邊包含「貓公石」、「石英砂」與「花崗岩脈」等地質成分與海岸邊殊異的地景,最後登上建功嶼這座歷史上的軍事據點,透過島上的軍事遺跡,遙想與感受當年兩岸對峙時期的時空背景。
第二天上午為入班參與學習,並體驗資優班的數學與自然科學實作課程,感受到老師授課時的認真與投入,與多樣化生動的課程內容,感到獲益良多,下午則共同參與八年級技藝教育課程,走訪古寧海岸邊的蚵田,一塊塊直立的花崗石條豎立形成的蚵田沐浴在夕陽光影下,科中學生在蚵民的指導與協助下,攜帶傳統採蚵器具,換上樸實的黑膠鞋,踏著水路,從蚵石上敲下蚵粒後,用扁擔挑回岸上,體驗特別的討海生活。
第三天在金門當地的導覽人員,帶領廈門科中師生走訪有台灣十大觀光小城之稱的後浦小鎮,進行古蹟巡禮,探訪如靈濟古寺、邱良功母節孝坊、清代總兵署、奎閣、模範街等不同的景點,最後前往金城民防坑道,沿途幽暗的燈光和不時響起的警報,充分體驗空襲躲避於坑道中的戰時氛圍。
在三天的交流活動當中,科中學生夜宿城中學生家中,科技中學學生說,在寄宿家庭受到熱情的招待,除品嚐金門當地各種美食,走訪各處景點,也參與各項多元的學習活動,充分體驗了金城國中的校園生活,感受到滿滿的收穫,十分感謝學校安排的這項交流活動。
金城國中校長許維民表示,交流活動是促進增廣學生視野、提升教師發展精進的重要教育目標之一。金城國中近年積極拓展學生視野,從學科知識層面與不同文化的深入體驗,期望學生能透過這樣的活動,感受體會到不同文化的多元,並相互欣賞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