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第三次「閩籍華僑華人與馬來西亞發展學術系列工作坊」於2018年3月24日在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學院G樓會議室舉行。由華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與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學院主辦,華僑大學印度尼西亞研究中心承辦,馬來亞大學及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協辦。本次工作坊得到了「華僑大學涉僑研究專項經費項目」之涉僑學術會議項目和一馬社區聯盟資金資助,由華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的陳琮淵教授負責,並與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學院中文系/馬來西亞歷史研究中心的廖文輝教授協同主持。此次工作坊的主題報告為江柏煒教授的「移民網絡、僑鄉社會及其物質文明:19-20世紀的金門島」。
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學院校長莫順宗致詞時指出,閩籍華人的比例在馬來西亞的數量相對比較高,在經濟上、政治上十分活躍,做出了極大貢獻。此次工作坊有來自華僑大學、新紀元大學學院、廈門大學、馬來亞大學、台灣師範大學的二十餘位馬來西亞閩籍華人華僑研究專家與會,討論氣氛熱絡。
閩籍華僑華人與馬來西亞發展學術系列工作坊首次是於2017年3月由華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主辦,並於2018年1月由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在砂拉越詩巫舉辦,工作坊以閩籍華僑華人與馬來西亞村鎮發展為主題,聚焦於華人華僑社團文教、產業經濟、宗教信仰、民俗技藝等重點領域,系統的分析了幾個東南亞華人活躍區域的發展歷史及當下現狀,積極推動了華僑大學同新紀元大學學院之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該會議更是得到了當地學府以及華人團體的高度重視。
在3月24日當天,工作坊的學者專家也前往拜會馬來西亞雪蘭莪金門會館,得到金門會館呂清便主席、許晉福總務、劉志山主任、楊質煥青年團長、楊恭垂理事及吉膽金浯江王木財主席熱情接待,雙方對開展閩籍華僑華人,特別是大馬金門華僑華人學術研究合作達成高度共識,會後成員前往蘇丹博物館、五條港漁村、吉膽漁村、班達馬蘭新村等地進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