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第三十三屆大陸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創新賽」於三月廿三日至廿五日三天在大陸福建省福州福清市舉辦,金門縣受邀組隊參加且表現成績不俗,參賽的二件科學作品均榮獲所參加組別大會一等獎獎項最高榮譽。縣府教育處表示,本次代表金門縣參加的二件科學作品都是歷經廈門市第一級比賽後,受廈門主辦方推薦晉級參加福建省賽的作品;其中金湖國小的科學作品更榮獲福建省主辦方推薦晉級今年八月於大陸四川省重慶舉辦的「第三十三屆大陸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賽」,屆時期能在脫穎而出奪佳績,為金門爭光。
此次赴福州福清市參加省賽的二件科學作品分別為金門高中-物理及天文學科,「忽快忽慢的彩虹彈簧圈」學生作者歐陽瑩芸、楊鈉錠、劉子寧,指導老師李育賢、陳奕昕,以及金湖國小-生命科學作品為「構」爭光:金門地區構樹葉形與葉毛之研究,學生作者袁登城、黃柏勛、廖韋喆,指導老師李永欽、胡欣佩。
教育處表示,參加的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創新項目比賽區分為十三組,共有三百七十四項作品參加。金中與湖小參賽的科學作品都榮獲參加組別的大會一等獎項,表現優異,代表參賽的學生作者及指導老師,平時鍥而不捨的科學專題研究與努力,且於賽程報告中穩定的呈現作品內容,受到評審委員的青睞,獲得佳績,師生表現都值得讚許。
大陸的青少年科技創新賽類似我國的科學作品展覽會比賽,是一項中小學科學專題研究作品重要的比賽,受到各級學校的重視,獲獎更是科學專題研究的一項重大肯定。大陸青少年科創賽共分為三級:第一級為地方縣市比賽,勝出的優秀科學作品再參加第二級的省級比賽,第三級為大陸的全國比賽。
教育處說,相較我國科學作品展覽會比賽:分為校內初賽,勝出的優秀作品接著參加縣市複賽,最後國中小遴選三件,高中職遴選三件優秀作品參加中華民國的全國科展大賽。其獎項也多有類似之處,大陸的科創賽大會號項共分三等,一等獎即類似我國的特優作品、二等獎類似我國的優等作品,三等獎類似我國的甲等作品,每項作品各獎項都有名額限制,而以一等獎名額數最少也是大會最高獎項。
縣政府教育處長李文良對於本次參賽師生優異的表現,表示肯定與嘉許,感謝老師與平時對學生學習的付出,也讚揚參賽學生臨場的優異表現,更鼓勵參賽學童於此次比賽過程中所獲得的經驗,在未來的科學研究上能產生催化的效應,於科學學習上能更上一層樓。
李文良更鼓勵本縣的學童們,除於課堂上的科學內容學習外,記得要多多參與科學專題研究,做深度的科學學習,以有效的科學方法,對生活周遭面臨的科學問題,做系統性的研究,一方面解開自己疑問、解決問題,另一方面也能將科學作品整理後,參加今年度於四月二十日假金城國中體育館舉辦的金門地區科學展覽賽,爭取遴選參加我國的全國科學展覽賽與大陸的青少年科技創新賽,和國內、大陸優秀的科學作品進行競賽交流,增廣科學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