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金門國定古蹟邱良功母節孝坊,已有206歲,四柱三間三樓之石坊結構良好,但表面有滲透汙染及動物排遺等,且已近二十年沒有清汙。金門縣文化局本於維護文化資產,特別委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團隊一月起入場進行維護作業,已於一月三十日完成。期間在清洗上避免損害坊體,及採對周遭店家營業和行人最低影響方式進行,也增置干擾鳥類停駐之設置以及以奈米級防汙塗層等,延長防汙所作之保護效果,也再現舊時風華。
金門縣文化局表示,國定古蹟邱良功母節孝坊,自建造迄今已有206歲,結構整體構築形式為「四柱三間三層五樓」形式,此石坊之模規、裝飾為臺閩之最。石坊曾於民國八十八年整修,其古蹟本體結構狀況良好。不過,惟於民國103年至105年度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之第四分區輔導訪視時發現,有雜草竄生於石坊地面,石構件受週邊商家油煙影響,石坊外觀及滲透汙染、動物排遺及築巢等,需進行定期清除管理維護、防汙。本於保護金門文化資產,在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支持下,特別委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團隊進行清潔防護工作,以恢復牌坊之風華。
由於牌坊位於往來密集之區段,此次施作也採低影響方式進行,期能兼顧清潔工作的進行,並將對周圍商家營業、行人之影響減至最少。不過,在施作過程中也發現,部分石構件有位移脫榫現象,所以團隊通報後增設監測玻璃片,可於牌坊有較大移動時造成玻璃斷裂情況得知是否有結構潛在危險;並增設干擾飛禽停駐時產生大量排遺問題的防鳥棒,以及以奈米級防汙塗層等,期能做好防範,讓此次清汙達最佳保護效能,再現牌坊之風華。
文化局局長呂坤和也多次到關心坊牌清潔工作之進行。呂局長也表示,由衷感謝在施作期間商家及行人和所有鄉親之支持和合作,因為大家的包容及配合,讓國定古蹟之清潔工作順利如期完成,相信此舉能再現歷史現場之營造,也展現縣府對文化資產保存之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