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漂物運回大陸~金門縣府與陸方達成初步共識

 【本報訊】為加速推動來自大陸「海漂物」由大陸運回處理,縣長陳福海9日一早專程率領縣府參議翁自保、環保局副局長楊建立等人赴大陸廈門市拜會廈門市政府,由廈門市市委副書記陳秋雄及省台辦主任王玲、廈門市台辦主任黃河明等人接見,並就該課題進行對接研討。

金門地處大陸福建九龍江口,因受季風及潮流影響,每年約有五、六百噸來自大陸福建沿海之「海漂物」,為加速推動來自大陸「海漂物」由大陸運回處理,縣長陳福海昨專程走了一趟廈門,經與廈門市政府研商,獲初步解決共識。(縣府提供)(JPG)

 對於來自大陸「海漂物」由大陸運回處理乙節,經深入探討,且福建省台辦亦於8月2日至4日派員來金實地了解,業已掌握實際狀況,市委副書記陳秋雄及省台辦主任王玲,對陳縣長為解決金門民生課題,風塵僕僕奔走於兩岸,高度表達肯定之意,在「海漂物」帶回大陸處理之方向上,業凝聚初步共識,至於技術面及執行細節,將由雙方相關部門再行對接研議。

 金門縣環保局表示,金門地處大陸福建九龍江口,因受季風及潮流影響,每年約有五、六百噸來自大陸福建沿海之「海漂物」,佈滿整個岸際與沙灘,影響環境景觀,本縣每年皆投入大量人力及經費進行打撈及清理,鑑於金門目前並無海漂物之在地處理設施,致造成處理之困擾與難題,亟需謀求突破解決管道。

 由於福建省台辦副主任一行於8月2日至4日蒞金交流期間,實地了解此項課題,並實地勘查金門海岸線,已表達有意願帶回處理,為打鐵趁熱,加大推動力道,爭取大陸高層領導對本案之支持,縣長陳福海特於昨日上午專程赴廈門表達本縣面臨之難題,鑑於金門是「福建省金門縣」,除基於「兩岸一家親」之意旨,更應本於「一家人」之情感與態度,面對此一課題,協助金門解決面臨的民生問題,陳縣長很欣慰本案獲得初步解決共識。

 而為擴大福建沿海地區與金門人員往來規模,並延續「小三通」之合作基礎,持續擴大對金門之開放,支持「小三通」2.0升級版,鼓勵大陸觀光客赴金門旅遊。陳縣長也呼籲大陸應給金門更多的優惠政策,建議大陸能夠:1.持續營造「金廈旅遊線路」,獎勵省外人士赴廈延伸金門旅遊方案,並鼓勵組團社組織赴金門旅遊時,至少停留一晚以上。2.儘速宣佈落實廈門市或福建省居民曾經赴金遊且持有大通證居民者,可給予一年多次簽。3.協助爭取開放大陸各省份非赴台遊組團社,可在當地宣傳推介赴金門旅遊產品。4.協助爭取開放更多大陸城市居民,可赴金門自由行,並可異地辦證;同時宣傳大陸企業可赴金門員工旅遊或獎勵旅遊,以及共同推展與辦理會展旅遊。此項課題亦獲大陸正面回應。

 2015年7月福建省省長率團蒞臨金門參訪交流,並完成簽訂兩岸供水契約,為兩岸民生合作首開先河。為謀金門長遠之發展需求,配合建構低碳島之綠色環境生活願景,減低中央發電成本負擔,縣長陳福海亦於會中建議雙方同步啟動金門與大陸併接電網之評估與論證,並各自組織推動工作小組,成立聯繫窗口,加速落實金門地區與大陸併接電網之民生工程。

 據陳縣長透露,廈門市委副書記陳秋雄為了確保大陸漁船依法安全作業,特於8月8日到翔安區沃頭邊防調研,要求進一步加大對漁民宣傳教育力度,強化沿海漁船依法作業,安全生產意識,並有效利用船舶遠端定位預警系統,堅持群防群治、多措並舉,以防止漁民違法越界至金門捕魚,並會加大巡查力度,確保廈金海域漁船、民之作業安全,並能增進兩岸民間交流之和諧。對廈門市增進、維護金廈海域,兩岸漁民作業之合法與安全作為,陳縣長表示肯定之意,此將可以減少大陸漁民誤闖或越界捕魚,但陳縣長也指出只要大陸做好漁民教育,有效約束漁民不越界捕魚,金門之岸海巡亦不會驅趕大陸漁船之合法作業,如此將可避免造成彼此誤會與衝突,創造三贏,並能持續維持兩岸之和諧與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