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金門縣農業試驗所於縣府106年第18次主管會報會議上,也是今年度下半年度的伊始,農試所提出今年度三大施政目標,包括:一、引進新品種、推廣優良種苗、提高農民收益;二、輔導農民轉作經濟作物、開發地區農物產品;三、輔導安全農業進而邁入有機農業,保障消費者食品安全,並依計畫進度推動,期打造建構年輕化、活力、高競爭力,且所得穩定的未來樂活農業新願景。
金門以農立縣,設有農、林、漁、牧四試驗所,擔負著農林漁牧業改良發展的領頭羊;其中,農試所於民國三十八年國軍進駐金門,為軍糈民糧之戰備需要,乃於民國四十年九月籌設金門縣農林試驗所,專責於農藝作物,育苗造林及畜牧事業之試驗研究及推廣。到了民國四十五年時為因應農、林業之未來發展,農林分設,正式更名為「金門縣農業試驗所」迄今,擔負本縣農業改良與農業經濟發展的角色。
於縣府106年第18次主管會報會議,農試所所長楊慧明針對今年度業務重點工作和發展願景提出報告,並就三大農業施政目標,她逐一作出說明,主要內容披露如后:
一、在引進新品種與推廣優良種苗:計畫目的在進行各作物試驗,引進適合地區種植之各項農、園藝新品種;推廣穴盤苗供地區農友種植,提高農友經濟效益。
在其計畫進度情形:
1、農藝作物:擴大高粱新品種推廣種植面積約一千公頃、篩選適合製酒麴之小麥五品系,並引進紅藜、黃豆等新興作物栽培試驗。
2、園藝作物:引進適合地區替植之各類蔬菜新品種計五十餘種,以推廣農友種植。
3、種苗推廣:每年提供春秋兩季蔬菜穴盤苗價售地區農戶,為減低農民生產成本,近年致力於增加多樣化新品種供民眾選擇。
另於去(105)年冬季已使用蔬菜穴盤苗自動播種機,提升育苗效率、且可短期量產;未來,將加強苗的量產及提升穴盤苗品質,以增加地區蔬菜自給率。
農試所今年春季推廣之蔬菜穴盤苗種類有十四種數,包括賜樂鈴西瓜、新龍西瓜、富寶2號西瓜、甜瓜、甜椒、辣椒、豐美茄子、麻糬茄子、黃秋葵、冬瓜、南瓜、苦瓜及角絲瓜(本地種及農試所育成種);至於今年秋冬季將推廣蔬菜穴盤苗種類,包括有小姑娘小番茄、金瑩小番茄、綠鑽石大番茄、耐病55結球白菜、黃望鋒80結球白菜、赤葉種結球芥菜、新初秋1號高麗菜、味頂好高麗菜、夏花花椰菜、漩渦ER花椰菜、綠寶青花菜、富農75青花菜、初秋甘藍、錦秋包心白菜、農試所花椰菜及綠地球莖甘藍等十六種數,價售地區農戶種植及減低農民生產成本。
二、輔導農民轉作經濟作物:計畫目的在發展地區農特產品,減少小麥替植面積,鼓勵農民轉作綠肥、一條根、落花生、芋頭、蒜頭、竹筍及紅蘿蔔等經濟作物,促進農業永續經營。它的計畫進度:依實施計畫,依各項作物播種期前,公告受理申請,由農試所人員查核後,核發補助金,每年輔導各項經濟作物轉作面積約一百至二百公頃。
三、輔導安全農業發展進而邁向有機農業:計畫目的在輔導地區安全農業生產,補助農友生產設施,建立產銷履歷制度,協助農藥殘留檢測,保障消費者食品安全;建立有機生產專業園區,逐步邁向有機農業發展。它的計畫進度情形:
1、提供安全農業示範戶各項生產技術及資材,並輔導補助農友興建溫室十二棟,降低農戶生產成本;協助農友成立安全蔬菜產銷班、媒合學校營養午餐採購及協商縣聯社、農漁會超市幫助農友銷售各項安全蔬果。
2、改善農試所灌溉排水系統,興建溫網室等基礎設施,作為金門有機園區發展基地;辦理青年農民訓練,輔導青年加入有機農業行列。
此外,金門農試所期透過今年度三大施政目標的推動與落實,並提出建構年輕化、活力、高競爭力且所得穩定的樂活農業的未來新願景。副縣長吳成典也認為大陸對於台灣的醫和農的期待是很大的,金門位於兩岸之間,農試所今日扮演的角色已不一樣,可在兩岸農業交流增添更多色彩,創造金門農業的市場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