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府說明太平國小停辦後校涉活化方向

 【本報訊】基隆市太平國小將自今年8月起正式走入歷史,市長林右昌表示,針對太平國小現有校舍的活化方案,將考慮先由都市發展處進駐設置「建築與設計者之家」,另外因應中山一、二路拓寬工程與城際轉運站等建設陸續完工,不排除在當地打造類似香港中環的手扶梯系統。

說明太平國小停辦後校舍轉型活化方向照三.JPG 在今年6月以後就只剩17名學生的太平國小,已由基隆市教育審議委員會核定自8月起停辦。林市長今(11)日上午在市務會議後的記者會中,被問及太平國小現有校舍的活化方案,林市長表示,市府去年已經編列預算,會考慮由都市發展處先行進駐,設置建築與設計者之家,都發處去年也曾在太平國小周邊策劃活動,與當地居民透過工作坊來互動。

 林市長表示,至於長期的活化計畫,還是要看整個城市發展策略,有人建議設置外國學校、長照中心等,但都要評估方案的適當性,如在北五堵的國際研發新鎮計畫,港區有IOT(物聯網)等新創公司進來時,屆時可能會有一些員工或新創者子女的教育需求,太平國小的區位評估還算適合。

 林市長指出,太平國小最嚴重的是交通及可及性問題,都發處已經在思考創意解決方案,將搭配中山一二路拓寬完成及城際轉運站的完工來處理,由於道路開闢有困難,目前認為較具可能性的方案,是類似香港的長電扶梯,但它不能單獨進行,要搭配「KEELUNG」地標周邊環境整備,這樣才是最有效益的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