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基隆市環保局統計近幾年基隆市河川重大事件,主要以大量魚群死亡事件為最多,發生期間大部分於酷暑炎夏的5月至8月間,為提高緊急應變能力,減緩事件衝擊,環保局進行現場環境勘查、確認攔污索設置地點及河川水質採樣測定。
環保局表示,都市化急遽發展下,致河岸周遭民宅增加、商業活動頻繁,家庭污水、餐飲商家油垢等流入,影響水質及造成底泥淤積,進而威脅魚類存活,再加上夏季氣候炎熱,水溫攀升也會加速水中溶氧的消耗,導致河川溶氧過低,造成死魚現象。為預先防範因應,環保局已於5月份完成田寮河、西定河及去年出現大規模魚群暴斃的大武崙溪之現場環境勘查及選定緊急事件發生時之攔污索架設地點,並建置緊急通道口相關資訊,日前再針對此三條河川進行溶氧及水溫測定,結果為田寮河溶氧偏低,測值為1.87ppm,西定河水溫最高,為30.8度C,後續將持續監測及觀察,以確實掌握河川水質變化及魚群狀態。
環保局賴局長焕紘呼籲,良好的河川溪流環境生態,不僅對魚群相當重要,與我們的日常飲水及健康更是息息相關,環保局稽查人員及河川巡守志工皆不定期監測巡視及清理,也希望市民能配合不任意棄置垃圾,共同維護河川及河岸環境,若民眾有發現相關環境污染問題或河川魚群死亡現象,可立即撥打環保局通報專線:02-2465-1115,環保局將立即派員前往處理,以維護本市環境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