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107學年度全國學生創意戲劇比賽於彰化縣圓滿落幕,基隆市今年共計4隊參賽隊伍前往競逐,勇奪四座優等獎。
中興國小以「濟公降妖」參加傳統偶戲類布袋戲國小組,該校在多位老師的苦心教導下,演出、配樂及高難度口白都是學生擔綱演出,實屬難得!該校戲團除了每年校慶皆為小朋友表演外,更多次參加廟會及學校校際交流演出,且連續九年(99學年度至107學年度)榮獲全國學生創意偶戲比賽優等佳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學習到鄉土語言藝術,更傳達台灣本土民俗技藝之優美。
碇內國小以「桐遊 童遊」為該校第二次取得參加全國學生創意戲劇比賽代表權,亦是連續二年榮獲全國優等。因為小演員來自四到六年級對戲劇表演有興趣的學生,從107年10月至108年4月,都犧牲假期利用每周日早上練習。今年劇本桐遊‧童遊,用夢境穿梭貫穿劇情,反思環保議題與自己所能做的努力和影響,由陳仕瑋老師編劇導演,陳老師畢業於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熱愛戲劇表演,是本校目前戲劇團隊指導老師。
武崙國中以「存在?」是將個人的夢想、家庭的期許、性向的模糊、校園霸凌、思念曾經存在的人融合在一起的一齣好戲,除劇本張力十足外,更因演員們生動的揣摩與詮釋,讓每個人尋找存在的價值外,又該如何肯定自己的價值呢?現在的青少年,正在找答案。
培德工家以「完美中的不完美」文本來自該校三年級學生謝允文的創作,主要講述在一所追求完美並要求老師教學績效、學生滿級分的私立高校。「淘汰、淘汰、淘汰、淘汰、淘汰……,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言語,不斷在耳邊循環斥責」科主任江佳勳表示,學生在創作時的初念-透過由校方這樣的高壓政策下老師、文靜與欣惠三位劇中人物各自承受不同的壓力,教育與績效的拉扯、同學間的霸凌、父母過高的期望,來反映現今教育現場的我們,而我們也透過指導、排練中,不斷地反思和修整劇本,如果沒有達成我們各自的任務或使命,這樣的我們就不完美了嗎?!最後更希望透過劇中人物裡的一句台詞:「快樂不代表完美,而是不去糾結不完美」中,找尋、探索內心的自我─完美來自於不完美的我們。
「創意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基隆不乏努力自朝著自己目標前進的孩子。在這些小小創意演出家背後都有辛苦的老師及家長的支持與陪伴,同時也勉勵其他隊伍及同學也能秉持不屈不饒的精神,持續展現對創意表演的熱情,在創意表演上更精益求精,以期在來年比賽更能大放異彩、獨占鰲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