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 ‧ 是夏祭新鮮市 美濃野菜節接力登場

  【本報訊】暑假來臨,加上持續的高溫轟炸,讓您不想離開冷氣房嗎?高雄市政府農業局結合在地農產業特色,規劃了一連串的「夏祭新鮮市」活動,第二場「美濃野菜節」即將在7月22、23日的周末下午3點-7點,於美濃湖畔接力登場,邀請大家今年7月來美濃「野」一下,感受農村夏季的活力!


圖說:綠色野食週。(高市府農業局提供)

  說到水蓮,大家可能不陌生,可以用大火快炒搭配薑絲豆醬調味或是火鍋川燙,是熱炒店、火鍋店幾乎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的蔬菜。而這項靠水種植的蔬菜就來自美濃,又因為外貌與蓮花相似,故坊間都以水蓮相稱;但美濃當地人,更習慣稱之為「野蓮」,因為以前是生長在美濃湖的一種野菜。農民鍾華振:「以前在夏秋比較沒有菜的時候,小孩子會跑到中正湖泅水拔野蓮,小時候有吃過,是野生的。」後來美濃因養豬事業發達,水質優養化,野蓮一度絕跡,鍾振華有一天在田裡發現一些很像野蓮的苗,嘗試慢慢放水種植,結果真的讓他栽培成功,於是才有了野蓮產業的開始。


圖說:野蓮豆漿冰淇淋。(高市府農業局提供)

  高雄市農業局張清榮局長表示,高雄市美濃區種植的野蓮面積超過150公頃,產量佔全國8成以上,是全台灣最大的生產區,年產量可達900萬台斤,年產值逾4.5億元,可謂「美濃綠金」,近年來還成功外銷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國家。美濃區農會更正式將「美濃野蓮」註冊美濃野蓮產地團體商標,提高野蓮商品價值與識別度。


圖說:野蓮飲品。(高市府農業局提供)

  為了感謝鍾華振農友,記者會當天,青農邱政鴻獻上野蓮桂冠,代表農友們對「野蓮之父」的感謝,感謝他讓這種本來只是野生可食的水草,躍升成為餐桌上著名的美濃客家菜之一,更成就野蓮產業的規模化生產。


圖說:野菜料理。(高市府農業局提供)

  野,是農村生命力與活力的展現。野蓮、福菜、尖瓣花和龍葵等植物是早期因氣候或市場因素導致作物歉收時,居民到戶外採摘食用的野菜。為了推廣美濃地區的鄉土蔬菜,由美濃區公所結合美濃區農會、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美濃農村田野學會、美濃商圈促進會等在地NGO團體共同舉辦「美濃野菜節」,主題活動將於7月22日及23日假美濃湖畔南側廣場舉行,包括湖畔野生市集、音樂會和野地體驗遊程,加入客家文化與環境生態等元素,讓民眾更了解這些舌尖上的鄉土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