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其邁市長視察大社區中山路改善工程

  【本報訊】高雄市大社區中山路為市區中心並連接國10、國1及觀音山風景區,工務局養工處進行中山路(金龍路至三民路)改善工程,施作長度1,300公尺、面積34,000平方公尺,工程經費約1,300萬元。為避免刨鋪後因地下老舊管線設施破損造成路面下陷,讓路平成效打折扣,需藉由跨局處整合,水利局以透地雷達於刨鋪前檢測高潛勢的致災孔洞,並將孔洞修復,避免未來引發路面下陷,提升道路品質。

  陳其邁市長(11)日上午至中山路施工現場視察施工進度和品質。市長非常重視道路品質,攸關市民行的安全,且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特別要求工務團隊對於施工前調查及施工作業,須依「瀝青混凝土刨鋪作業手冊」標準化程序辦理,陳市長說,感謝市議會議員的支持,今年道路改善經費再增加5.5億元,讓市政府能加速提升道路品質,另責成工務團隊正積極展開特色遊戲場興建,今年在大社公園內增設一處特色遊戲場,並於5月29日時召開公民參與說明會,目前依地方意見辦理規劃修正中,預計年底前完工,讓公園更貼近市民需求,且充滿孩童的笑聲。
  工務局表示,近年來本府水利局於大社區多處路段辦理污水下水道工程,污水工程完成後須辦理施工路段刨鋪改善,工務局透過局處間的橫向聯繫與合作,展現市政一體的積極作為,以減少施工介面為目標,貫徹路平改善的決心,俟水利局汙水工程完成後,相互協調分工改善路段,降低道路刨鋪銜接介面,提高道路施工品質及耐久性。
  養工處補充,除了刨鋪前的基底調查及改善外,從料廠出料到現場施工,皆依「瀝青混凝土刨鋪作業手冊」落實標準化程序,更採取全程錄影,將現場影像回傳至道路挖掘管理中心,透過三方監控達成全面品質把關。「路平」,與市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市府在道路改善的同時,也致力將對民眾造成的不便降至最低。工務團隊會持續精進,並積極爭取前瞻計畫來挹注路平政策的推動,提升路面品質及加強用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