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張老師防疫階段對大眾關心仍溫熱

  【本報訊】疫情至今已逾兩年,虎年一開始臺灣也有不小疫情產出,有時回顧過去的照片,除了懷念當下的景物,更欣羨在照片裡不用帶口罩的往日時光,反之,戴口罩、噴酒精、實聯制等早已成為目前日常,線上會議教學與購物外送等也更加蓬勃發展,同時帶動了新興產業的出現與部分職業的消逝。

  這兩年,許多的計畫也因而延擱、中斷甚至提早結束,生活的變動和病毒的變化一樣快速,對此,高雄「張老師」在防疫階段對社會大眾的關心仍然溫熱,因此,提供幾個建議希望大家能藉此穩定自己的身心,保持對生活的熱情。

  一為環境斷捨離,每個物品就如同每個個體一般存在,都有自己的角色和功能,保留使用好用且耐看的物品,淘汰可用但完全沒在使用的雜物,每個物品與自己交織成的日常生活,應該要是自己喜歡的模樣。

  二為儀態維持,線上上課或在家辦公的生活機率多,梳妝整齊上鏡頭,對自己與線上的伙伴都是尊重,也能降低隱私曝光的風險,並讓讓自己更加進入工作狀態與活力。

  三為健康促進,適當飲食與適度運動,自己動手下廚,跟著運動短片動起來,轉移自己對疾病的注意力與壓力,良好的生活作息為抗疫的良劑。

  最後,天助自助,生活變動大連帶影響情緒起伏,學習專注當下與接受生命中的各種可能性,才能避免負面情緒累積,若有需要也應尋求相關資源提供適時協助,避免生活陷入不可逆轉的困境。「張老師」1980-依舊幫您免費公益專線,可以提供社區民眾尋求諮詢的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