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生態派對~高雄援中港濕地限定版

  【本報訊】時序邁入夏天,隨著氣溫逐漸飆升以及雷陣雨不時地造訪,滋潤了大地的乾渴,也喚醒了棲息在援中港濕地的各種生物,無論是進入繁殖季節的凌波仙子—水雉,或是漫遊在由欖李、海茄苳等紅樹林形塑出如袖珍版亞馬遜河紅樹林海岸邊的招潮蟹和彈塗魚,抑或是一隻隻在月光與潮水的引誘下,抱著蟹卵發揮母愛到海邊釋幼的陸蟹媽媽們,活絡在濕地方圓之間,熱鬧滾滾,讓限定版的「仲夏生態派對」熱鬧開趴囉!  工務局表示,援中港濕地緊臨典寶溪,中隔楠梓污水處理廠,共分為東、西兩區。其中東區因有處理廠處理後的中水注入,成為高雄市最大的水雉棲息地,西區因地處感潮帶,坐擁豐富的紅樹林及招潮蟹生態,其中,台灣紀錄在案的招潮蟹共有15種,在援中港濕地內就有10種。此外,在援中港濕地鳥類各年度的調查,到今年累積鳥種已達118種,在近30公頃的濕地裡已佔了台灣鳥種6分之1強!再再顯示援中港濕地物種歧異和豐富度之高,可說是隱藏在典寶溪畔珍貴的寶地。  養工處進一步說明,日前在援中港濕地東區已觀察到水雉華麗換裝,後頸換上金黃色繁殖羽,再披上修長旖旎的尾羽,金羽閃耀、尾羽嬝娜的身影,還有水雉爸爸帶著水雉寶寶在浮葉間穿梭和覓食的溫馨景象,相當吸睛。另外,援中港濕地今年也持續辦理各種活動,內容包括環境教育、濕地棲地營造、淨灘體驗、陸蟹夜間觀察及定向越野等,讓援中港濕地的自然資源能永續經營,更將環境保育種子撒播在市民心中,深耕環教生態理念。
  「社團法人台灣濕地保護聯盟」也即將在援中港濕地舉辦有趣的陸蟹夜間觀察生態活動,將分別於7月7日至7月9日、8月6日至8月8日及9月4日至9月6日辦理,地點選在援中港濕地(西區)及典寶溪南岸堤防道,活動內容包括紅樹林及陸蟹巢洞導覽解說、戶外陸蟹釋幼生態觀察及海洋廢棄物環教課程等,歡迎有興趣的市民朋友在疫情稍緩的仲夏,來參加這場援中港濕地限定版的生態派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