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年走春何處去?不妨來高雄旅遊,順道探索別具風情的老屋。高雄市政府為推廣老屋之美,都發局發行出版《高雄老屋導覽手冊》,介紹市內「老建築補助修繕保存再生」的私密探索景點。即日起,限量180本免費提供索閱,民眾只要加入都發局fb粉絲團,就有機會得到!
高雄市都發局長林裕益表示,高雄建港以來,是台灣與世界海運交通的重要樞紐。歷經清朝、日治及光復後之發展,各時期都有其代表性的建築風貌,背後更蘊含著先民智慧、政經發展等人文意義,型塑出高雄都市獨特風貌。
林裕益局長又說,高雄過去老建築的修復,多偏重在古蹟等重要公共建築,但是城市發展的歷史演進,不應該只侷限在古蹟的故事,民間大眾的生活軌跡,也需要加以重視與保存。所以,我們未來也會更加重視「私有老屋」的修復活化,並有所作為。
都發局說,高雄舊城區的老建築,別具歷史風味,巷弄間常見早期生活建築,包括矮籬庭院、鐵窗花、洗石子、馬賽克等元素,是高雄人的生活記憶,但隨著歲月,逐漸凋零毀壞。
又說,為保存高雄先民的智慧及生活軌跡,延續在地文化,都發局力推高雄老屋的保存,未來更將結合青創產業進駐。不僅補助私有屋主整修老屋,也將鼓勵進駐業者,從事文化創意事業,並給予租金補貼。
都發局為讓民眾認識「高雄老屋」之美,並鼓勵私有屋主修繕保存老建築再活化,特別委請建築專家林宛蓁老師,針對市府曾補助民間整修的成功案例,編輯撰寫《高雄老屋導覽手冊》,為高雄老建築修復的過程,及文史保存軌跡作成記錄,供深入導覽「高雄老屋」秘境。
都發局說,高雄舊城區的老建築,別具歷史風味,巷弄間常見早期生活建築,包括矮籬庭院、鐵窗花、洗石子、馬賽克等元素,是高雄人的生活記憶,但隨著歲月,逐漸凋零毀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