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高雄一日農夫吸引力真是無遠弗屆,來自法國、波蘭、美國、德國、日本、剛果、斯洛伐克、印尼、俄羅斯、哥倫比亞、捷克、奧地利、澳洲及韓國等14個國家的90位外籍學生,為深入了解農村文化,跟著一日農夫到高雄鄉下體驗道地的農村生活。
一日農夫的社區,接待國際遊客已經相當有經驗,這次為了讓這群中山大學華語中心的外籍大學生,能深度體驗在地文化,精心安排屬於不同區域的傳統技藝與景點,要在一天的行程中,呈現出高雄農村多元風貌。而且,為了克服語言及年紀上的差異,還特別商請一日農夫外語服務團的成員,目前剛從鳳山高中畢業的陳寬育及林昱安兩位同學,來擔任這次的英語導覽,這兩位年輕學子都表示,可以發揮自己的英語專長,接待這麼多外籍學生,為高雄農村盡一份心力,感覺很棒;尤其是陳寬育同學,之前擔任鳳中電競社長時,也協助社區舉辦過農村版的電競比賽,對於農家社區的熱情,倍感親切。
行程第一站,先是到美濃,體驗客家擂茶,經由美濃在地達人及現場翻譯的介紹,大家瞭解擂茶還真不容易,看似簡單的擂茶粉,居然內含了生茶、蓮子、薏仁、芡實、何首烏、淮山等20多種食藥材,在加上炒花生、芝麻等現磨材料,實在是美味兼具營養的高級飲品,尤其在擂茶的過程中,包含備料、磨茶、沖茶等每一項細節,都隱含著客家文化的硬頸、簡樸及崇文重教的精神。來自波蘭的寶琳表示,自己很喜歡中國茶,也很欣賞泡茶、喝茶那種優雅的茶道文化,今天又多體會到茶的另外一種風貌,擂茶,不僅僅是美味,在研磨的過程中,同時也很享受那種心無旁騖的感覺,回程時,還特地買了擂茶粉,要帶回故鄉。
除了手磨客家擂茶,旗山南勝社區與糖廠社區另安排了充滿古早味及農村記憶的包粽子活動。
來自俄羅斯的安娜,一手捏著粽葉,一手填米、加粽料,體驗包粽子的過程,雖然社區志工媽媽一直陪在身旁親自示範,安娜捧著自己奇形怪狀的成品說:「包粽子比起包水餃,真是難太多了,社區媽媽們包出來的粽子都好漂亮」。
擔任導覽的南勝社區返鄉青年陳春月表示;粽子在農村習俗中,除端午節是必備的應景食物外,舉凡各種節慶、聚會、祭祖等許多場合,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亦有考生吃粽子,有「包中」的含意,所以這次安排中山大學華語中心的外籍生體驗包粽子,除了介紹台灣習俗及道地農村文化,也希望這群年輕人的中文學習成績,可以蒸蒸日上。糖廠社區執行長曾渝媗說,南部粽或稱水煮粽,特色為投水煮食、較不油膩。作法是用純白糯米浸泡後加瘦肉、三層肉、香菇、鴨蛋黃、紅蔥頭,填餡後並以竹葉包裹,入大鍋中,以大火水煮,中間或添冷水一至二次,持續加熱至熟透,費時大約一時半至兩小時。跟這群大學生解釋粽子的食材時,大家都覺得農村的粽子,真是一門大學問。
正午時分,社區也精心安排在地風味餐,來款待這群國際友人,像番薯簽飯、竹筍排骨湯、花生豆腐、九層塔煎蛋、鳳梨蔭醬/蒜頭炒地瓜葉、櫻花蝦炒高麗菜、梅子控肉、泡菜炒粄條、客家小炒、精釀桂花醋及香蕉清冰紅茶,一道道在地農家菜及古早味飲品,讓每位學生大快朵頤,農村美味兼具創意的料理,徹底收服這群國際學生的胃,並讓大家留下極深刻的印象。
下田採果,是農村體驗中最令人期待的項目之一,大夥前往旗山,占地約2甲的芭樂園,享受在青山藍天的自然美景中,將現採的紅心芭樂,大口咬下,新鮮香甜的滋味,使得這份滿足的心意,從學生臉上的笑容,不言而喻,而且,為了介紹高雄優質的水果及冰品,大樹南香冰店的江淑媛及龍目社區的鄭蕙玲,特別在旗山天鵝莊園安排了一場清涼水果趴,包含鳳梨、火龍果、金煌芒果及百分百水果冰淇淋,讓大家見識到高雄農業的軟實力。
活動的校方主辦人李姸婷表示,這群年輕人來自世界各地,主要都是對中文及台灣文化有興趣的學生。這次,能夠以農村為主題,讓學生們深度體驗農家的生活,還能親自動手參與學習農村技藝,這些經驗對這群年輕學子來說,不但令人印象深刻,也為高雄的農村文化作了一次很棒的國民外交。
農業局鄭清福局長表示,一日農夫於102年開辦,站穩國內農遊市場的腳步後,就積極將宣傳的層面,擴展到國際上,所以近年來,在高雄農村地區,看到外國人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然而,在美濃旗山地區一次看到90位分別來自法國、波蘭、美國等14個國家的外籍學生,體驗客家擂茶文化及學習包粽子,卻也不是件平常的事;這次,在中山大學華語中心李姸婷的帶領之下,這群熱愛學習中文的年輕人,藉由參加一日農夫的農村深度體驗遊程,更加了解台灣的多元文化。此次14個國家,90多位外籍年輕學子的來訪,不但親身體驗高雄農村文化,這群年輕人的活力也感染了社區的居民,而社區累積多年的這些年的成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