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美濃湖滯洪操作機制營造宜居環境

  【本報訊】自縣市合併後由高雄市政府推動美濃地區淹水改善,因原規劃之泰順橋分洪地方民眾有不同意見,市府廣納意見後,為避免當地民眾免於水患之苦,於105年度由經濟部水利署補助辦理「美濃區美濃湖排水規劃案重新檢討」,水利局表示,經重新規劃檢討,將利用「美濃湖水庫防洪操作改善工程」取代原有泰順橋分洪,透過操作機制藉由設置四道放流水閘門進行持續性放水,使降雨警戒前期保持美濃湖水庫蓄洪量(即空庫狀態),充分有效利用美濃湖水庫庫容空間,完工後可提供45萬噸的治洪空間,並減緩美濃湖排水18CMS流量,降低沿線淹水機率,本工程經費4,200萬元,已於106年10月11日開工,預計107年6月底前完工。

  另外後續市府水利局也向中央前瞻水與安全計畫爭取經費補助,辦理「美濃湖排水渠道整建工程」、「美濃山下排水收集系統改善工程」、「美濃排水中下游段整建工程」及「東門排水改善工程及檢討規劃」,爭取經費達5億185萬元,為美濃區之防範淹水多一層保障,打造河川廊道與生態環境共存之宜居環境。

  市長陳菊指示,因農曆春節將近,請水利局注意美濃湖周遭交通維持措施,並加速趕工,以減少工程對地方民眾的影響,並積極向中央爭取經費,推動後續排水整治計畫,改善當地淹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