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有著「大地之腎」之稱的濕地,長期以來扮演著地球上調節氣候、滯洪防洪、淨化水質等功能,更蘊含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為日漸都市化的環境提供環境教育及休閒遊憩的場所,也是建立「永續城市」中不可缺少的ㄧ環。
高雄市政府工務局表示,鑒於濕地的價值與重要性,為提供各濕地認養單位相互交流,工務局訂於本(106)年11月17日於大東文化藝術中心演講廳辦理大高雄濕地論壇,本年度以「濕地與永續城市」為主題,由國家濕地保育行動計畫執行團隊聯合舉辦,分別邀請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薛美莉組長演講「濕地生態補償之執行」及高雄市野鳥學會林世忠理事長演講「高雄城市綠寶石」,並將於專題演講後由高雄濕地各執行團隊互相交流成果與經驗。
高雄市政府工務局進一步表示,為打造城市濕地,高雄市政府由南自北串連高雄濕地廊道共21處,宛如一條翡翠項鍊一般,並藉由國家濕地保育行動計畫持續監測洲仔濕地、永安濕地、茄萣濕地及援中港濕地等生態指標,以了解各濕地保育價值及生態現況,本座談會為高雄一年一度結合濕地管理單位與執行單位的盛大會議,歡迎大家共襄盛舉,誠摯期待各方賢達蒞臨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