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府輔導市集名攤創意經營市場管理大轉型

 【本報訊】高雄市政府近年來積極活化市場閒置場域,提升市府財產使用效能,並辦理傳統市集環境改善、輔導市集名攤創意經營,營造傳統市集特色新風貌,在市場經營管理各方面成果豐碩。

 為有效利用場域,市府招商活化市場用地,成功推動民有甲山林超級市場(灣市27)BOO案、高速公路五甲交流道附近特定區(市1)用地新建擁有營運BOO案、左營區(灣市2)市場用地民間自行規劃參與公共建設興建營運移轉BOT案、旗后觀光市場2樓、3樓委託經營管理案、灣市38市場用地標租案、鳳山區三甲段56地號市場用地標租案、民權超級市場標租案、鼎中超級市場標租案等,藉由標租、BOO、BOT、委託經營管理或其他多目標等各種經營模式,引進民間資金投資公共建設,增進地方生活機能,促進整體公共利益,並增加近2億元財政收益。

 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促參首案『高雄市旗后觀光市場2樓、3樓委託經營管理案』,在參選財政部第14屆民間參與公共建設金擘獎脫穎而出,榮獲『政府機關團隊獎-優等獎』殊榮。

 106年7月13日由高雄市公有市場聯合自治總會和韓國釜山草梁市場達成國內首次傳統市場簽署國際合作備忘錄,以加強雙方觀光旅遊、伴手禮品及市場經營管理等方面交流合作及永續發展。

 市府配合經濟部舉辦「改進傳統市場經營管理-樂活菜市仔競爭力提升計畫」,輔導本市傳統市場及攤商參與評核,提升市場營運狀況。本府多年來不僅投入資源改善傳統市場硬體設備及環境清潔,並輔導公有零售市場自治會及攤商自主經營管理,在「優良市集」及「樂活名攤」星等評比逐年創造佳績。

 市府經發局努力尋求最適開發模式、土地使用管制障礙之排除及跨機關間協調,最終成功招商營運,有效減少公有財產閒置,發揮政府投資效能,成功帶動地方觀光經濟發展,共創政府、民間及企業之三贏局面。並在傳統市場經營管理積極輔導行銷市集,引領消費大眾走入傳統市場,終於得到亮麗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