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炷先生史料捐贈儀式暨新書發表會

  【本報訊】宜蘭縣縣長林姿妙於日前頒發感謝狀予宜蘭市黃啟彥先生、黃武章先生兩兄弟,感謝他們將家族日治時期修業證書、賞狀等文書及父親黃天炷先生生前所拍攝民國40-80年間的照片捐贈予宜蘭縣史館典藏,照片內容包含:戰後宜蘭農校的校園生活,宜蘭市公所同仁活動、宣導工作,孔廟、碧霞宮等重要慶典及家人日常生活等影像紀錄,約2000件。

  史料所有人黃天炷先生,出生於壯圍鄉美福村,臺灣光復後全家搬遷至宜蘭市新民路「宜蘭大醫院」旁,民國41年宜蘭農業職業學校畢業後考上公職,於宜蘭市公所市場管理所服務,歷任里幹事、戶籍課課員、宜蘭縣警察局、宜蘭市戶政事務所,民國71年退休。服務政府機關30年,並積極參與地方事物,擔任本縣觀光大使協進會解說員,參與宜蘭縣蘭陽老人福利協進會會務及宜蘭市碧霞宮、昭應宮等廟務,民國103年往生後入祀兩廟功德堂。

  本件史料捐贈緣起兩年前縣史館出版《順風年代-宜蘭北館市場及原MARU圳魚號家族》,該書作者游基倉是史料所有人黃天炷先生的外甥,書中使用許多黃天炷先生所拍照片當做配圖,寫下民國50-70年間台灣經濟起飛順風年代裡,宜蘭傳統市場的攤商們努力打拼、精彩生動的點滴事蹟。今天也是游基倉先生第二本書《新民路142巷-宜蘭舊城浮光》新書發表會,作者透過回憶兒時住家所在新民路巷弄內鄰里互動、周邊攤商店鋪、家人生活、宜蘭節慶、及同伴間的遊玩嬉戲,讓大家看見當時宜蘭中央市場、宜蘭大病院、新民堂、媽祖宮、宜蘭公園等重要場域,在快速轉變的社會中,保存了民國50至60年代宜蘭市的浮光掠影。宜蘭縣史館並從黃天炷先生所捐贈的宜蘭街景舊照中,精選相關照片做為該書的配圖,補實了宜蘭舊城鮮明的影像。

  黃天炷先生生前除學養專業、熱心地方事務外,十分熱愛攝影並擅長美術及繪畫,宜蘭縣史館特別精選部分照片原件及他親手美編製作的相冊,於今天的捐贈儀式中展出,讓大家看見民國40-80年間宜蘭街市店鋪房舍建築、慶典活動、庶民生活等樣貌,為宜蘭留下豐富的人文、歷史影像。

  宜蘭縣史館舉辦黃天炷先生史料捐贈儀式暨《新民路142巷-宜蘭舊城浮光》新書發表會,由林姿妙縣長於捐贈儀式上親自致贈黃天炷先生家屬感謝狀,除彰顯黃天炷先生家屬慷慨無私,為縣存史外,也讓各界重見宜蘭舊時景象與社會樣貌,喚起縣民的在地意識與認同,為宜蘭留下更多歷史與文化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