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宜蘭的交通問題,在經濟起飛的1970年代有了長足的發展,當時適逢「能源危機」,政府為持續經濟發展,推動大型公共建設,與宜蘭有關的北迴鐵路、蘇澳港被列入十大建設,北迴鐵路於1980年正式通車;蘇澳港於1974年開工,1976年興建北部濱海公路。
宜蘭的交通雖然大幅改善,不過充其量,只是宜蘭縣既有的設施的延長和擴充,宜蘭人認為要根本解決交通問題,還是要興建一條連絡台北、宜蘭的直線道路,直到1989年交通部終於核定興建北宜快速公路,後來又提升為高速公路的層級。
蔣渭水高速公路是宜蘭地區有史以來最大型的交通建設,它是國內第一條橫跨東西部的高速公路,西以南港系統交流道,和北部第二高速公路相接,東至宜蘭縣頭城鎮,南至蘇澳鎮,長約54.3公里,貫穿雪山山脈,沿線大部分為隧道和橋樑。
蔣渭水高速公路在1991年7月15日開工,最艱困的工程就是全長12.9公里、亞洲第一長的公路隧道─雪山隧道,因為通過破碎帶地質,開工以來,湧水、崩塌等情況不斷,期間歷經36次大小規模出水、25次TBM全斷面鑽掘機受困,讓工程進度一度停擺,通車日期被迫數度延期。但工程終於在所有員工的辛苦付出之後,2004年9月16日貫通雪山隧道,而國道5號高速公路也終於在2006年6月16日全線通車,命名為「蔣渭水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