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年政府推動地方創生政策,宜蘭南區扶輪社率先扶助位於蘭陽平原沿海的貧瘠偏鄉,結合馬來西亞永平扶輪社向國際扶輪社美國總部申請百萬元的全球獎助金,用以提升沙地農產經濟發展,除了捐贈農耕機械及設置農產品加工場所外,更計畫召集百位在地農民及社區未充分就業的青年或婦女,進行友善農耕及食品安全加工技能培訓,創建在地農產品牌,期能在宜蘭沿海社區建構可持續發展的創生模式。
宜蘭沿海連接太平洋海岸線特有的沙質地,社區長者夏天種花生、冬天種蘿蔔維生,礙於土地及耕種人力問題,一直都是零星栽種無法形成產業化。為改善偏鄉社區經濟,國際扶輪社3490地區全球社區服務計畫「繁榮宜蘭沿海社區經濟」選擇資助壯圍鄉廍後社區,訂於10月30日在該社區活動中心舉行捐贈儀式,同時間宜蘭南區扶輪社也將行之有年的「學田計畫」結合社區農業行銷,邀請受資助學生及協辦友社前來體驗種蘿蔔跟拔花生的農事活動,所栽種的蘿蔔將在3個月後舉辦盛大的好彩頭豐收祭。
在倡導環境友善耕種,推動農業環境保護與永續有機耕種之餘,併同今年度的扶輪社地區獎助計畫擴增學田的範疇,由宜蘭南區、板橋西區、中和圓通、板橋北區、中和福美等扶輪社認購社區所生產的蘿蔔乾,將資助社區經濟的部分所得作為周邊學校學童實現自我挑戰的勵志獎助學金,有壯圍、公館、新南、過嶺等四所小學加入此勵志支點計畫。
宜蘭沿海沙地種植的蘿蔔,清脆鮮甜且具高經濟價值,不僅可鮮食、加工還能觀賞,藉由可食地景及食農教育活動,帶動特殊沙質地的農業文化體驗,創造高經濟產值。這次宜蘭南區扶輪社結合國際友好社馬來西亞永平社、宜蘭西區、羅東西區、新北荒野、蘆洲湧蓮等友社共同申請的全球獎助金資助廍後社區,計畫為壯圍沿海社區創造沙埔地農創品牌,繁榮偏鄉社區經濟。
宜蘭南區扶輪社活動聯絡人:
李垂麟0932-346055、e-mail: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