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文化新據點~神農青舍熱鬧開幕

  【本報訊】前身為台灣省政府糧食局宜蘭宿舍於民國50年建造,今天用老屋新樣貌──「神農青舍」熱鬧開幕,七棟相連的建築物裡包含餐酒館、選舖、假日九十巷市集、文化分享、舊城尋寶闖關等,將打造宜蘭文化、食農、旅遊整合新平台,邀請旅人來到宜蘭,體驗在地美好風土,也希望藉此成為孕育地方文化的複合型基地,號召具有成長潛力、豐沛藝文能量和鮮明在地元素的新創品牌與特色店家共同進駐,形塑在地文化向外發聲的創意聚落。

  這棟七棟兩層樓鋼筋混凝土加磚造的洋式建築,呈現連棟長條狀,是當時糧食局的單身宿舍。1950至1960年代是台灣糧食業務發展之高峰,而宜蘭是糧食的主要生產基地,因此這裡也見證了台灣糧食業務的發展。2005年經宜蘭文化局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於2010年完成土地與建物撥用,正式從糧食局東區分署宜蘭辦事處移交予文化局,至此開始進行各項研究調查及修繕工程。有關文化資產修復,僅就宿舍外觀修復,保留部分較完好的室內地磚、以馬賽克拼貼之浴缸、廚房內之磚砌流理台等,以呈現當時的文化紋理及建築特色。

  宜蘭文化局趙傳敏副局長表示:「在這座充滿歷史感的建築物裡,我們希望讓文化資產與常民生活、藝術、文創、小農產生對話,除了活化場域之外,也串聯與媒合不同在地品牌或跨界合作的能量,從點、線、面無限延伸,讓原本就人文底蘊相當豐富的舊城南區,可以透過神農青舍作為文化新亮點,帶動區域的在地文化資源發展與產業匯聚。」

  「神農青舍」不但是個場館,也是一個微型聚落,未來將以三大主題──「神農食」、「神農居」及「神農選」來實現地方生活群組及交流平台的概念。「神農食」代表具有當地特色的餐酒館,使用在地農友用心栽種食材入菜入飲品、土拉客米酒做調酒、精釀啤酒搭配主廚私房菜,在微醺之際,享受宜蘭溫暖氛圍;「神農居」未來將是保留原始房子樣貌的背包客棧,老花磚、木屋頂、古家具,讓旅人一覽民國五零年代的風貌;「神農選」則是精選宜蘭當地特色品牌進駐,包含農、文、藝三大面向,不管是集結宜蘭在地友善農產商家的「糧心有點菜」、將冷硬的水泥材料製成多元化且繽紛多色器皿的「隨泥所欲」、及返鄉青年藝術家楊鎬宇創立的「MUD STUDIO」,讓大家從中看到不一樣的宜蘭力量。

  在這棟走過將近一甲子歲月的老屋裡,另規劃歷史復舊區,邀請「洄龜少年」將宜蘭特有傳統的鞭春牛、神將遶境大拜拜化成插畫展布空間。牆上掛著黑白老照片,訴說宜蘭曾經的往事,而那老舊的收音機裡,傳出的是曾經居住在此的耆老訪談故事,好比黃女士提到當時搬入宿舍感覺很風光,而附近鄰居媽媽們的嗜好就是打牌及許多有趣的內容,讓人驚喜連連;透過多元的展示及在地青年藝術團隊的詮釋,與歷史交織,讓人遺忘了時間,享受神農青舍帶給我們的歷史之旅。

  此外,神農青舍亦扮演整合宜蘭資訊的文化大使,除了於神農青舍辦理的「神農路散策計畫展」、宜蘭舊城尋寶地圖活動及90巷市集,還有邀請各種不同職人共襄盛舉的「小農達人工作坊」、「品嘗百草神農教室」、「食農實驗室」、「食農實驗室」、「選舖手作工作坊」、「神農電影院」、「田野農食小旅行」等。讓旅人來到宜蘭可以深刻體驗在地風土民情,甚至是在地人也可以藉此重新認識宜蘭,每次來到這都是一趟新旅程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