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宜蘭縣政府長期關注教育品質,面對12年國教新課綱的推動,教育處更提出實踐新課綱的具體願景:從品質到品牌—走一條支持學校成為宜蘭嚴選的教育之路。簡言之,宜蘭要帶領全縣學校一起成為新課綱的前導縣市。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預定於108學年度依照不同教育階段逐年實施,領綱草案與相關推動配套亦在國教署與相關單位努力之下已逐步建構漸露曙光,但因為各領域課程綱要編修審議過程波折不斷,整體配套準備前置工程仍待各方努力。地方縣市層級雖居於地方國民教育主管之責,但對於新課綱理念推展、凝聚共識、實務規劃、實踐引領、基層學校教育同仁與家長等工作,步伐不一、觀望遲疑者眾,在新課綱正式實施前,對於因少子女化影響下的國中小學教學現場、小班小校比率逐年提高的偏鄉地區,若能以縣市層級為規模,進行新課綱的前導試行引領,協助各校找到課程改變的槓桿點,進而召喚更多教師投入課程改革行列,將是108新課綱能否順利上路並成功達成這波課程改革目標關鍵。
宜蘭縣政府從課綱自發核心價值出發主動向教育部及國教署提出前導先行3年中程計畫,由縣市層級帶領宜蘭縣所屬國中小各校,透過系統思考與整合串聯之策略,突破目前國中小教學現場困境,攜手帶領學校共同前行,加速新課綱推動之準備。
新課綱在宜蘭的推動將以學校為基地,除了基本的現況掃描與資源盤整以外,我們自問改變課程和教學的槓桿是什麼?思索學校變革時,關鍵元素是什麼?為何要這樣做?如何進行初期規劃?政策推動在學校端的急迫困難是什麼?如何切入可能的機會點?如何建構縣內國中小與高中職學校垂直整合的環境與創造出合作的機會?如何協助國中小各校課程發展的主軸線與鋪陳面、跨系統整合的運作機制?在裁併校的壓力下,如何藉由新課綱推動縣內國小自體蛻變與協力合體雙向發展?在國民基本教育固本揚才的國教目標下,如何協助學校建構多元校本學習環境?
衡諸上面問題及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趨向,科技領域將是新世紀的學習趨勢,更是這波新課綱最為矚目的焦點,因此宜蘭將以生活科技課程做為啟動課綱改變的槓桿點,由師資、設備的整備著手,組成教師專業社群,發展協作,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發展整合型的主題課程,以問題解決能力為學習歷程的重心,進而實踐跨域學習的STEAM教學,達成素養導向的學習目標。
宜蘭自106學年度起將先在7年級導入生活科技課程,逐年擴大施行,預計108學年度新課綱正式上路之際,宜蘭縣國中小每校都能完整建構出具在地文化特色的校訂課程,發展出具素養導向的部定課程。課綱縣市前導先行計畫的推動,對於新課綱的推動具有時代的意義,宜蘭透過縣市先導計畫試行,對新課綱之推動預期將有更多的串聯統合,打造出有機的教學團隊,發展多元有趣的學習可能,在宜蘭就是一間大學校的教育圖像中,「教育,就是宜蘭嚴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