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合會「永續防災社區研習班」參訪宜蘭縣

 【本報訊】由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國合會)在台灣舉辦的「永續防災社區研習班」,於22日來到宜蘭利澤小參訪「宜蘭縣政府微型環境感測器環境監測及數據蒐集計畫」(簡稱:環境盒子計畫),藉此瞭解宜蘭縣政府如何與學校、企業合作,針對空氣品質的偵測提出不一樣的解決方案。

 「永續防災社區研習班」總計邀請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及亞太國家等總計20國25人,並自6月15日到28日在台灣舉辦,這個研習班的成員背景非常多元,有地方官員、資深經理、教授、社區發展專員、消防員等等,這些學員都是來自不同國家不同領域的專家,負責該國制定與規劃環境永續發展或災害防治與監控之中高階官員、研究單位人員,透過這個研習班來了解我國在社區永續防災的策略規劃、永續防災實務運作及科技管理與應用等面向的實際做法,透過交流廣泛交換意見。

 這些友邦及友好國家的朋友們22日經過雪山隧道來到宜蘭縣濱海的利澤國小進行參訪,會中由宜蘭縣政府計畫處、環保局、利澤國小、群立科技等,透過簡報、學生實務操作、環境盒子機構元件介紹、數據應用、長距離低功率的LoRa基礎傳輸等議題,講述整個宜蘭縣環境盒子的誕生過程、架構及其應用,並與學員互動與討論。

 會中宜蘭縣政府計畫處李東儒處長除了代表宜蘭縣政府歡迎遠道而來的學員外,並就宜蘭縣應用智慧科技解決城鄉發展議題進行簡報,因為環境盒子的外殼是採用3D 列印技術完成的,並希望未來此技術能由大專、高中紮根到國小學生的資訊教育課程之中,所以邀請了教育處及羅東高工來講述自造者(Maker)的教育推動現況來與學員交流;接著由協助企業代表群立科技就本項設備諸元及平台應用進行說明,最後由利澤國小師生進行現場的教學的演示,深化未來作為資訊及環境教育的課程研究之發想,整個活動於17:00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