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長徐榛蔚~為鄉親打造環境永續

  【本報訊】汙水下水道建設是城市進步與永續發展的重要指標,為健全城市發展之重要公共設施,花蓮縣長徐榛蔚率縣府團隊向中央爭取1.2億元經費啟動「113年汙水下水道建設計畫」,盼能持續完善花蓮地區汙水下水道系統,提升城市整體質感,提供鄉親更健康優質的居住環境。花蓮縣政府今(28)日發布成果影片。

  花蓮建設不斷大步向前,縣長徐榛蔚上任以來積極推動各項建設,持續優化各項地方基礎設施,污水下水道系統能大幅改善民眾生活品質,是一個城市進步的指標,縣府將持續推進汙水下水道工程建設,為花蓮鄉親創造更優質的生活條件。新城鄉北埔地區工程分階段進行,第一標主次幹管與揚水站,預計114年3月竣工。第二標分支管與用戶接管,預計115年10月底竣工。這項工程將全面串聯花蓮市、吉安鄉及新城鄉,提升汙水處理效能。

  截自113年9月止,花蓮地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用戶接管戶數共計5萬491戶,系統普及率達74.55%,花蓮地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包括花蓮市、吉安鄉及新城鄉(北埔地區)等都市計畫區,面積約3,971公頃,由A、B、C、D四大幹線系統負責收集污水至東昌加壓站,再泵送至花蓮水資源回收中心。已完成區域(花蓮市)舊市區、美崙地區、車站地區。(吉安鄉)東昌、仁里、宜昌、南昌、慶豐、吉安、福興、北昌、太昌、勝安等村。

  花蓮縣新城鄉(北埔地區)污水下水道新建工程範圍東至台9線、南至花蓮市中興路、西至縱貫鐵路、北至樹人街,面積總共約315公頃,採分階段設計,以分年分標興建之方式辦理,工程內容包含為試挖探管、主次幹管及分支管網、巷道連接管及用戶接管、揚水站及壓力管線工程等。第一標著重在主次幹管及揚水站,預計114年3月竣工;第二標主要施作分支管及用戶接管,預計115年10月底竣工,後續進行滾動式計畫調整,目標串連起花蓮市從新城到吉安的完整污水下水道區域,大幅改善鄉親的居住環境品質。

  污水下水道建設能改善民眾生活的公共衛生品質,也是生態環境保護之重要設施,更是象徵城市文明進步的指標,然而常被視為看不見的隱形建設,污水下水道接管作業,極具困難與挑戰,管線經常深埋在地底下,而且相當錯縱複雜,花蓮縣政府團隊克服地形與技術挑戰,穩步推動這項看不見的建設,為花蓮鄉打造乾淨的自然環境。汙水下水道工程是邁向清淨家園永續未來的關鍵基礎建設,讓花蓮擁有更乾淨的水質,更健康的環境,全面提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