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香榭大道工程有異聲 花蓮縣議會居中調處

 【本報訊】受到花蓮市民及各界高度關切的「花蓮市日出觀光香榭大道整體景觀工程」,縣府將投入六億三千六百餘萬元公帑建設之際,當地居民卻質疑及擔心規劃內容,特別是交通規劃、停車、排水及昂貴的黑白石鋪面與植栽等,議會昨天召開專案會議,吸引近百位民眾到場表達意見(下圖;記者何國豐/攝),聽取規劃公司及縣府建設處說明及回應,專案會議達成七項結論,未來,還要求縣府擇期召開第三次說明會,具體回應居民等提出的多樣關切問題。

 專案會議進行約兩小時,召集人謝國榮議員擔任主席,包括議長賴進坤、莊枝財、李秋旺、鄭乾龍、黃振富、笛布斯‧顗賚、林秋美、邱永双,東服中心副執行長李旭寧及市代胡仁順、洪士閔、前代表蔡烈旗及附近里長有賴正雄、張憲聰、潘文賢,自由街和明義街居民及店家約近百人到場參加,縣府建設處長陳泰昌及負責規劃的城拓工程顧問公司也到場簡報,針對年初兩場說明會,與會居民提出意見逐一回應。

每分錢都要花在刀口上

 全程聆聽居民及規劃單位問題及回應的議長賴進坤最後表示,縣府財政不好,百分之八十三的預算來自中央補助,這項建設要花費六點三七億元,中央暫不核撥兩億多的補助款,縣府打算自己來做,其中,三億多要用於鋪設黑白花崗石,能不能承受大型消防車重壓,建議縣府可實際開消防車到東大門夜市的黑白花崗石鋪面壓壓看,每分錢都要花在刀口上才行。

專案會議做成七項結論

 一、花蓮市自由街、中正路以西方向路面先暫時停止施作(但可先行規劃)。
 二、有關規劃∣徒步區平面配置部分服務動線(兩側道路),民眾明確且強烈反應不能鋪設黑白石材路面,需鋪設柏油路面;另服務動線到底需留多少米?要明確(四點五米、五米或六米),下次公聽會要提出來說明 。
 三、勿將重慶市場規劃為「全時段人行徒步區」,這會影響百姓民生便利性與商家做生意的生計;另施工前須先完成重慶市場周邊停車位之規劃與配套後,經專案審查後始可進行。
管制路口 一定要能通行
 四、有關規劃∣交通動線的南北向動線部分,管制路口包括廣東街、成功街、南京街民眾明確且強烈反應不能封路,一定要能通行。
 五、請將溝仔尾相關之人文、歷史、文化脈絡,以多元呈現的方式列入設計規劃。
 六、確依住家及道路實際路面寬度,依比例做出本案模型陳列(以公尺做標記),不能模稜兩可,憑空想像,確實依現況按照比例供民眾參考。
 七、本次規劃設計電腦檔請盡快上官網公布,以供大眾檢視。

 會議主席謝國榮議員說,上次兩次公聽會縣府講的不清不楚,讓居民相當擔心,還有溝仔尾大雨來時積水問題,一旦溝仔尾「加蓋」成了徒步區,排水系統能承受大雨壓力嗎?因此議會決議要開專案會議,讓民眾可以再次表達意見。

 議員莊枝財質問建設處長陳泰昌,縣府是否擁有日出大道所有土地?箱涵工程縣府自己考核為丙等;交通部觀光局三月初發文「請花蓮縣政府本於權責與花蓮市自由街區周邊居民積極溝通取得共識後,始得辦理後續作業。」

居民建議參考台南海安路

 會議中,與會民眾發言踴躍且多元,住在南京街的店家賴先生說,自己在兩次說明會後,花了八天環島參觀各縣市類似工程,台南的海安路值得我們參考,應該店家前規劃為四米人行道,再來是車道及人行徒步區,如此才能促進兩側繁榮與商機,目前的規劃,一出店門就是車道,相當危險。
前市代蔡烈旗強烈要求縣府及規劃單位具體回應兩側道路寬度到底是多少?並要求南北向道路不能全時段封閉。市代洪士閔質疑兩側道路根本未依法令規定,位於舊遠百的兩側道路寬度至少要六米以上,提供大型消防車輛進入。

 台北牛排店的老闆說,把柏油路面鋪好便可以,光是店前箱涵工程進行快三年,生意掉了三分之一,若在鋪設黑白花崗石,整排店家生意都再度受影響。

 在成功街路口開設咖啡店的施姓年輕老闆建議規劃單位能融入珍貴的「溝仔尾」在地元素,包括老故事、老店家及老建築,像福住橋就值得好好保存。